东亚粮食安全合作困局与中国的角色
本文关键词:东亚粮食安全合作困局与中国的角色 出处:《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断突出的背景下,确保地区粮食安全不仅是东亚各国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且愈发成为影响地区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东亚地区粮食安全合作进程已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果,但也陷入了一种制度过剩与成效不足的现实困境之中:一方面是合作机制的纷繁复杂、架床叠屋;另一方面却是务实合作的迟缓推进、效率低下。这种困境既与粮食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密切相关,更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行为体在长期的互动博弈过程中所造成的。中国积极承担地区责任、发挥大国效应是逐步改善合作困局的关键之一。为此,中国应在强化对粮食问题战略认知的基础上,重点推进"10+1"和"10+3"粮食安全合作,同时加强对美国的沟通与协调。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 food security problem, ensuring regional food security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premise and foundation for the countries of East Asia to realiz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process of food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which began at the end of -30s, has made a lot of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But it is also caught in a practical dilemma of system surplus and insufficient effectiveness: on the one hand,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is complicated and stacke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slow advance of pragmatic cooperation and inefficienc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food problem itself. It is the main actors in this area caused by the long-term interactive game process. China takes on the regional responsibility actively and exerting the big power effect is one of the key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of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China's strategic understanding of grain issues, China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101" and "103" food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
【分类号】:F316.11;F114.46
【正文快照】: 导言近几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地区及局部粮食危机频现,国际粮价持续走高,粮食安全问题不断突出并日益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粮食安全已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安全。09东亚粮食安全合作困局与中国的角色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蕴岭;;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J];当代亚太;2008年01期
2 李巍;;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3 韦红;;东亚区域合作与中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赵丽红;;美国全球粮食战略中的拉美和中国[J];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04期
5 韦红;;东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架构与中国的策略思考[J];南洋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6 张丽娟;高颂;;美国促进农业出口政策机制研究[J];美国研究;2012年03期
7 杨易;张倩;王先忠;范丽萍;徐继峰;吴瑞成;杨阳;;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2年08期
8 杨东群;唐盛尧;李先德;;中国和亚洲国家粮食安全合作研究[J];世界农业;2011年08期
9 卢肖平;;同心协力 化危为机 共创未来——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J];世界农业;2010年01期
10 孙学峰;;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轶伦;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东亚国际体系转型[D];吉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娴;;东亚合作的构建——论进程中的东亚地区主义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兼存[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仇发华;;东亚共同体的主导与中日韩的自身定位[J];当代韩国;2010年04期
3 张燕生;;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进一步深化中韩合作的战略思考[J];当代亚太;2008年05期
4 王双;;平衡、融合与引导——试析新世界秩序构建中的中国作用[J];当代亚太;2011年02期
5 周方银;;韬光养晦与两面下注——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中美战略互动[J];当代亚太;2011年05期
6 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7 具天书;;“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障碍与出路:韩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8 齐敏;;中日韩合作的务实战略[J];东岳论丛;2009年07期
9 苑基荣;;东亚公共产品供应模式、问题与中国选择[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10 杨宏恩;;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盟的外资流入[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迎丽;;东亚安全:模式的困境与出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霞;区域公共产品与东亚卫生合作(2002-2009)[D];复旦大学;2010年
2 矫健;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林永亮;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山东大学;2012年
4 喻锋;治理视野下的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袁学哲;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马轶伦;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东亚国际体系转型[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亮;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曾勇;中美关系视角下的南海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9 徐文丽;墨西哥绿色革命研究(1940-1982年)[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转基因种子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范春燕;论东亚区域性经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倪睿;东盟国家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与中国的应对[D];外交学院;2011年
4 庞引;转型中的日本对外经贸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5 尚素娟;中国“第二轨道外交”与东亚共同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晓晨;中国在东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7 余银萍;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日关系(1991-2006)[D];湘潭大学;2011年
8 曹德军;基于国家间信任的联盟演变机制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高长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导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杨琴;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肖f^;于素秋;;论文化对国际制度创新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8年05期
3 张慧智;;中日韩东亚共同体构想指导思想比较[J];东北亚论坛;2011年02期
4 李皖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J];当代亚太;2004年09期
5 门洪华;;中国东亚战略的展开[J];当代亚太;2009年01期
6 王金强;;后美国时代的权力结构变迁与国际制度改革——基于八国集团改革的理论思考[J];当代亚太;2010年03期
7 宋伟;;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8 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J];当代亚太;2011年01期
9 李巍;;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10 郭伟华;王红续;;危机幕后的东亚地区秩序分析[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钦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梁钢;[N];法治快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盛尧;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马雪松;政治世界的制度逻辑[D];吉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照;APEC:特征 利益 目的[J];太平洋学报;1995年01期
2 韩洁;罗沙;董峻;;三农投入步入机制化新时代[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0年02期
3 戚文海;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化[J];东北亚论坛;2003年02期
4 申时才;安迪;黄玉路;;参与式畜牧技术发展的机制化初探[J];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刘宗义;;“G20机制化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学术研讨会议综述[J];国际展望;2010年02期
6 孙丽丽;;从应急机制到合作平台G20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机制[J];亚非纵横;2010年05期
7 黄梅波;胡建梅;;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G20机制化[J];国际论坛;2011年01期
8 王化民;李角奇;;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年07期
9 曹玮;王俊峰;;G20机制化建设与中国的对策[J];亚非纵横;2011年04期
10 邱昌情;;东盟治理进程中的环境区域合作模式——从APEC到“东盟10+3”[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杰;;中国和平发展的“机制化生存”理念[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辛向阳;;人文奥运与构建和谐社会[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3 周士新;;中国在亚欧会议中的战略选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高小贤;江波;王国红;;推动社会性别与发展本土化的努力(代序)[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5 ;社会性别主流化[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轩;李继耐会见罗马尼亚客人[N];解放军报;2009年
2 记者 钟洁华;高峰论坛将常态化机制化[N];梅州日报;2011年
3 记者 张文;凸显论坛务实性创新性[N];西安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裕;尝试文化赞助机制化[N];文汇报;2008年
5 吴振江 高学德;双方实现执法合作机制化[N];人民公安报;2009年
6 记者 汤莉;中国实业家委员会迈向机制化运作[N];国际商报;2007年
7 王珍 安峥;伦敦峰会看点不只在应对危机[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周涵维;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来”“走出去”进入机制化常规化轨道[N];农民日报;2009年
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及博士 余万里 孙明霞;中美关系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N];文汇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吴绮敏;共识 行动[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渝梅;东亚地区合作与中国的软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廉晓梅;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世财;全球治理视野下的G20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徐雅雯;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楚丰翼;欧盟机制化合作的动力、有效性与有限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隋聪聪;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毕莹;冷战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合作中的实践与发展[D];兰州大学;2008年
4 张魁中;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5 姚传界;印度东向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马蓓;当代俄罗斯与东盟关系评析[D];外交学院;2008年
7 王凯;中国和非洲国家关系中的机制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曲惠敏;建交以来中美对话合作机制探析[D];国际关系学院;2009年
9 杨凯;中美共守规范建设刍议[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周茂晓;浅析亚欧会议[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11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1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