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与分形理论在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应用初探
本文关键词: 混沌与分形理论 主体功能区划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自适应、动态的复杂系统,难以用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这也是目前主体功能区划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提出将混沌理论与分形理论引入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和方法中,并重点就主体功能区划的动态性、不同空间层级的协调、空间尺度及指标体系分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和方法的新思路。
[Abstract]:The research object of main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Socio-Economy-Natural compound system", is a nonlinear, adaptive and dynamic complex system, which is difficult to analyze, predict and control with simple linear causality.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actice of principal functional zo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troduce chaos theory and fractal theory into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incipal functional zon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functional zoning, the coordination of different spatial levels,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spatial scale and index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new ideas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incipal functional zoning are explored.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海岸带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905005)
【分类号】:F129.9
【正文快照】: 回顾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由于强烈的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原有的各部门制定的相互独立、自成一体的区划和规划屡屡失效,无法解决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空间开发无序、以资源环境为巨大代价的盲目开发的问题。主体功能区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贯彻落实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海云;混沌、分形学应用于环境科学的实证分析与探讨[J];环境技术;2004年04期
2 樊杰;;基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解析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与新命题[J];经济地理;2006年04期
3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search 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in Guizhou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3期
2 秦小林;张庆国;杨书运;;复杂性科学及其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3 陆小彪;;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晓辉;贾良清;潘成荣;;安徽省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及保障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5 张毅川;刘志红;;新检住区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6 乔丽芳;齐安国;王珊珊;;现代城市理想住区环境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7 乔丽芳;王珊珊;张毅川;;新乡市废弃地及其治理对策——以世利农业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8 贾良清;殷福才;王晓辉;;生态区域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9 郑纯辉;赵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10 董谦;刘秀娟;王军;;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兴鹏;胡晓芬;薛冰;;建国以来新疆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3 盛承发;;生态学基本概念的发展[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4 王兆强;;生态序——系统主从律[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5 欧阳志云;王如松;;复合生态系统水生态过程分析[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6 赵泰涛;王如松;;城市工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7 路力;;城市生态系统调控的信息选取[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8 胡聃;王如松;;探讨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生态途径[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9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10 王如松;刘晶茹;;复合生态与生态文明[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国新;杭州城市湿地变迁及其服务功能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亚力;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态型城市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宗奉;生态学视角的农民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攀;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林;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海龙;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矿区生态健康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郝建华;山东省安丘市生态建设的目标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于瑞东;城市河道滨岸带改建与重构技术及应用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学;生态城市经营模式及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妍竹;基于成本平衡关系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孟春梅;企业技术生态化的哲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贾鹏;山东淄博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耿芳;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世骏;生态规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略论现代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2 刘卫东,陆大道;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01期
3 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西林;刁力;陈红捷;;高新区创新网络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2 张韶辉;;金融体系与无尺度网络[J];开放导报;2007年02期
3 赵昆;;复杂系统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上海管理科学;2007年02期
4 高晶;赵春江;关涛;;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集团竞争战略研究[J];学术交流;2007年10期
5 周雷;张建坤;;房地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6 时遇辉;张华玲;;基于复杂系统研究方法的生态经济学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08期
7 郭际;吴先华;陈斐;;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力型危机的本质及其模型[J];科技与管理;2009年01期
8 蔡毅;张华玲;时遇辉;;生态经济学中复杂系统方法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9年04期
9 李振华;赵黎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系统发展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10 钟耕深;崔祯珍;;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发展方向[J];东岳论丛;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晓军;袁阳;杨建军;李红卫;;一类多智能体学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鹏;;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于殿祥;李曙东;刘巍;代连弟;;智能交通评价复杂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克勤;楼宛华;;浅说集对分析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杜尚丰;;复杂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初探[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6 郑祖国;杨力行;张欣莉;;复杂系统建模研究现状与展望[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陆源;;一个混合复杂系统的协同仿真[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曾荣;陈骏;;复杂系统中复杂行为起源的一种探讨[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吴立新;朱旺喜;张瑞新;;数字矿山与中国矿山未来发展[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曾建潮;崔志华;;群体行为仿真与群体智能算法[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穆土;“突现”问题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金吾伦(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挑战西方思维方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王芯;华中科大专家研究“蝴蝶效应”[N];湖北日报;2000年
4 陈一壮;“复杂性方法国际研讨会”综述[N];学习时报;2005年
5 朱清时;用现代科学观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周东浩;复杂系统建模过程与“内证实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上海华彩母子公司管控咨询集团董事 白万纲;组织智商企业生命力根源[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韩启德;二十一世纪医学展望[N];人民日报;2003年
9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魏一鸣;青年科学家畅论 “复杂性科学”[N];科技日报;2002年
10 邵俭;股指期货可提高市场抗风险弹性[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卫民;传播与国运[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文庆;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张智焕;复杂系统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吴红梅;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李文博;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6 李宏亮;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分布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7 张志飞;基于比较原理的大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吕瑞华;复杂经济系统混沌预测方法与多层局势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于冬;面向数字城市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曹兴芹;复杂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复杂系统理论框架下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邢恩德;奈曼旗荒漠化发生复杂系统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3 姜胜;虚拟社区自组织演进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彭本红;基于复杂系统方法论的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5 柏仲干;复杂系统Bayes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软件的研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6 陈殿夏;桥式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和优化[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7 林德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陈莞;产业集群结构分析及其演化的元胞自动机模拟[D];福州大学;2005年
9 刘美玲;BA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应用及扩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王镇岭;复杂系统、科学引文网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1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4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