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流通、生产与消费:基于三部门封闭经济系统的均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31 18:59

  本文关键词: 流通 生产 消费 三部门 出处:《财贸经济》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保证社会经济顺利运转的中心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生产、消费与流通的三部门封闭经济系统,初步刻画其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技术进步、生产技术系数及体制成本和垄断势力等参数变化对稳态均衡时各部门投入产出的影响。模型证明提高生产与流通部门的技术水平,降低商品流通损耗,不仅能够有效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而当前我国流通业中存在的体制成本与垄断加价则可能会挤占投资,抬高物价,降低劳动力工资实际购买力,减少社会产出,恶化贫富差距。
[Abstract]:Circulation is the central link to link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social economy. This paper describes its dynamic operation process by constructing a closed economic system of three sectors including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circ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 of production, system cost and monopoly power on the input-output of each sector in the steady equilibrium. The model proves that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departments is improved. Reducing the loss of commodity circulation can not only stimulate consumption effectively,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restrain infl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At present, the system cost and monopoly increase in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may crowd out the investment, raise the price, reduce the real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labor, reduce the social output, and worsen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渤海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09JZD0018)的支持
【分类号】:F724;F126.1
【正文快照】: —、引言流通作为上连生产、下接消费的中间环节,不仅能通过提供批发、物流、配送、零售与促销等服务,完成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与价值的实现,还可以凭借专业化的经营和完备的交易设置引导生产,刺激消费,创造价值增值;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地位(石明明、张小军,2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2 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3 何大安;;市场治理结构与产业运行格局——对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现状的理论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4 王晓东;张昊;;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非政府因素探析——流通的渠道、组织与统一市场构建[J];财贸经济;2012年11期

5 吴学品;李骏阳;;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动态演化[J];财贸经济;2012年12期

6 丁宁;;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1年01期

8 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年08期

9 赵霞;;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与动态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年11期

10 张先轸;;流通促进消费最新研究进展:微观基础综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爱民;;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机制与路径选择——一个制度分析框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3 石明明;;不对称信息、偏好搜寻与流通机制[J];财贸经济;2012年04期

4 赵霞;;商业FDI对本土制造业:溢出还是挤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2期

5 叶志鹏;吴珊;熊满红;;商贸流通业发展如何影响食品安全控制:一个文献述评[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丁宁;;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叶志鹏;吴珊;熊满红;;商贸流通业发展如何影响食品安全控制:一个文献述评[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路宏图;;外贸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新思路[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8期

9 王世进;周敏;司增绰;;流通产业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郭守亭;俞彤晖;;中国流通效率的测度与演进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海权;;新时期流通业的作用与广东现代流通体系构建[A];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霞;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马强文;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王锦良;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4 向佐谊;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晓慧;中国流通业增长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6 詹浩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刘航;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制度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雷蕾;我国零售业增长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李波;网络购物商品质量管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王世进;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文凯;甘肃省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2 王淑贤;流通业对山西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王姗姗;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勇;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5 黄宽;我国批发零售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6 舒莉;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7 王玲芳;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马临波;我国流通业运行效率及对城乡发展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李丹丹;我国流通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魏大雍;吉林白山方大集团名牌战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耀;何广前;;流通技术结构变迁与流通产业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李蕊;;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宋则;蔡胜勋;;铲除不合理的体制性成本 建立高效快捷的绿色通道[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黄国雄;;论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郭冬乐,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2年03期

8 宋则,王京;新时期流通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J];财贸经济;2002年11期

9 晏维龙;生产商主导 还是流通商主导——关于流通渠道控制的产业组织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10 刘星原;我国批发与零售环节的地位、作用与演变趋势[J];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江蓓 王立勇 田力 (实习生 江蓓 本报记者 王立勇);[N];中国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琰;[N];中国商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震蕾;从封闭经济状态到开放经济状态的稳定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年11期

2 曾国安;胡晶晶;;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反垄断政策的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王济平;彭亮;陈燕和;;封闭经济条件下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年10期

4 罗书嵘;;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力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20期

5 刘敏;开放经济下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J];金融信息参考;1997年05期

6 ;声音[J];金融电子化;2008年01期

7 胡峰;基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并购效应的模型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李通禄;巴伟杰;;改革开放下的封闭经济思考——以贵州省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9 吕煜昕;武戈;;单一封闭经济下碳标签对供需双方的影响分析[J];前沿;2013年12期

10 石亚君;选择对策 开放经济——《开放经济》简介[J];管理世界;199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世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N];四川日报;2008年

2 杨圣明;打破不依赖消费的封闭经济循环[N];人民日报;2010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中国利率水平低不低?[N];证券时报;2013年

4 谭晶晶邋陈梦阳;“旧邦新命”,改革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滕泰;凯恩斯主义调控政策只摸到了象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本文编号:1479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79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