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河北 区域经济 差异分析 出处:《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从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着手,选取了极差、极比、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等6个衡量经济差异的指标,分析了河北省各个设市区经济差异的变化情况,得出了河北省经济差异存在着不断扩大趋势的结论,从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和京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引进人才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this paper selects six indicators to measure economic differences, such as extreme difference, extreme ratio,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yre coefficient and Gini coeffici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various urban districts in Hebei Province,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Hebei Province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macro-control,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with Beijing and Tianjin,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vigorously introducing talents, etc.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ebei Province are given.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4GL075)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珊;元利;刘云亮;陈利东;闫妍;史兴兴;;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的空间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建民;;京津冀城镇化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J];人口与经济;2014年01期
2 沈晓文;刘芳;;昆明城乡关联发展评价及其动力因素探讨[J];中国市场;2014年38期
3 李爱华;;区域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分析与均衡发展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上海农业学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姚士谋,房国坤,J.Nipper;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比较——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4年02期
2 段晶晶;李同f;;县域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大西安为例[J];人文地理;2010年04期
3 张淑敏,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窦宽荣,何昆华,李高;论城市系统控制反馈与自我调节机能[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5 鲁奇,曾磊,王国霞,任国柱;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井文;网络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J];南方经济;2000年02期
2 ;区域经济发展要以“民富当先”[J];内蒙古宣传;2000年03期
3 唐松成;以特种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J];学习导报;2000年07期
4 章安友;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阳国亮,唐志良;试论小城镇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J];改革与战略;2001年02期
6 吴向鹏;区域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必由之路[J];福州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严安;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J];延边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8 ;狠抓科教兴区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甘肃科技;2002年12期
9 齐建中;开拓创新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J];理论前沿;2002年17期
10 唐定;努力构筑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J];学习导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碚;;关于中国区域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区域经济合作——探索与发展——“2012·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区域经济学会专场综述[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3 王铮;李宪振;;2007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调控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丁谦;曾庆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本形势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世红;王跃德;;粤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淑芳;林宝志;;论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施均显;;广西地方志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李荔;;品牌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述山西品牌的没落和缺失[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洪;;商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金融支持研究[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10 蒋正华;;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加快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纺织商会会长、中国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经纬;民营企业应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记者 刘国华 狄文君;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大连开讲[N];辽宁日报;2009年
3 龙超领;区域经济发展之影响因素论析[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广西检验检疫局 黄涛;发挥质检职能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5 记者 薛志伟;2011年 西部百县镇领跑区域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12年
6 ;区域经济强县的新跨越[N];日喀则报(汉);2012年
7 本报区县部记者 编辑整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N];太原日报;2012年
8 记者 武永召;邯郸市政协强力助推区域经济提升[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唐元贵;厚街 两调整两提升 培育创新型区域经济[N];东莞日报;2012年
10 记者 任红芳;找准突破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3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4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何频;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坤;发展中国家参与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2 尤丽亚;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燕竹;基于GIS的我国区域经济板块差异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汤e,
本文编号:1507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0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