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政府权力与群体间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4 04:07

  本文关键词: 政府权力 群体 收入差距 出处:《东南学术》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确立,劳动、资本、知识和管理四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并未随经济的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并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基于群体间收入分配现状,本文论述了政府权力的不同运行模式对群体间收入差距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即规范的政府权力干预有助于缩小市场因素造成的群体间收入差距,而不规范的权力干预将破坏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与机会平等的原则,最终导致群体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本文发现不规范的权力干预导致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不断提高,从而解释了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群体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因此,调节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关键在于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规范,建立有效政府,抑制垄断并统一要素市场。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tribu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e income gap among the owners of the four factors of production, namely labor, capital, 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has not narrowed with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a tendency to expand and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income gap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mong group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f government power on income gap among groups. That is, normative government power intervention helps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groups caused by market factors, while non-standard power intervention will destroy the principle of fair competition and equal opportunity in market economy. Finally, it leads to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income gap of groups. By mean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non-standard power intervention leads to an increasing degree of distortion of labor factor price, which explains the decrease of labor income share. Therefore, the key to regulating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mong groups lies in standardizing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ower,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government, restraining monopoly and unifying the factor market.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民建经济研究院;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变发展方式中改善民生的理论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2BJL010)
【分类号】:F124.7;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泰岩,王检贵;居民收入差距测量指标体系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2 施炳展;冼国明;;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出口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3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4 吴敬琏;市场经济应防止陷入"权贵资本主义"[J];决策与信息;2004年01期

5 张原;;中国行业垄断的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6 于金富;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是按生产要素分配[J];经济学家;2005年06期

7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8 敖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难题和途径[J];生产力研究;2005年04期

9 赵秀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张屹山,金成晓;真实的经济过程:利益竞争与权力博弈——经济学研究的权力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唐勇军;;基于资源和信息的公司权力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柳泽民,吴长明;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5 薛森;张文秀;冉瑞平;;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6 黄江疆;;产权理论与南水北调运行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范仓海;唐德善;;中国水资源制度变迁与动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8 宋山梅;于海龙;;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9 王建红;张月想;;土地制度创新对近代农民参与革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10 雍新琴;张安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主体与对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康纪田;;论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两度统一——以对物权法学的研究为切入口[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马凌;李光宇;;浅析政府干预的法律规制——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为视角[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史晋川;王婷;;从BT”被封杀论数字时代的电影版权保护[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陈雪原;李青;;北京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的典型模式[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唐胜军;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雍新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高淦;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杨雪宗;公司清算义务人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乃康;论转型时期地方政府权力格局变迁[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类);2000年06期

2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3 金玉国;所有制垄断:转型时期行业工资差异的制度诠释[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9期

4 赵自芳;史晋川;;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5 张原;陈建奇;;非工资性收入分配:国有部门收入调控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8期

6 姜付秀;余晖;;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危害——市场势力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7 周晓艳;高春亮;余晖;;体制转型、财政约束与事业单位垄断形成机制——以广电部门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8 杨帆;徐长生;;中国工业行业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定[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9期

9 王振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在美英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慧中;黄平;;中国FDI净流入与贸易条件恶化:悖论及解释[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朱啸波;[N];中国财经报;2007年

2 贺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CBN记者 郭晋晖;[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武力 温锐;[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殷剑峰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冯横;;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公民社会[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丹林;;论传媒法的宪法属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冯英,曹宝;政府权力与制度制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4 邹小华;;社会边界与社会和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张燕;关于法治的几点思索[J];经纪人学报;2005年02期

6 李伟,牛利霞;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权力的分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朱继胜;;党对中国现代化的伟大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唯物史观透视[J];理论月刊;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1528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28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