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家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VC地位指数”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2 06:36

  本文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动态比较优势 全球价值链 出处:《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使用2000~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包括中国在内39个国家的GVC地位指数,分析各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低于发达国家,但前者呈现上升态势,后者出现下降趋势。利用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方法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对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规律,发现: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得到提升,但影响逐渐递减;交易费用下降促进国际分工地位上升,但作用效果随其降低逐渐下降;当人力资本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国际分工地位才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门槛水平后,其对国家分工地位的正向作用消失;公共产品的增加有利于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Abstract]:Using the data of world input-output table from 2000 to 2011 to calculate the GVC status index of 39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tatus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tatu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Using panel regression and threshold regression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main factors on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the former shows an upward trend and the latter shows a downward trend.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been enhanced, but the influence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decline of transaction costs has promote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tatus, but the effect of the role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its decline; when the human capital has reached a certain level,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when FDI reaches the threshold level, th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disappears; and the increase of public goods is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Y088)
【分类号】:F1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梅;柳士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2 胡昭玲;宋佳;;基于出口价格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3期

3 张海燕;;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0期

4 徐久香;方齐云;;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我国出口增加值核算[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1期

5 周升起;兰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2期

6 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J];世界经济;2010年05期

7 张宇;;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年05期

9 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 K.Cheng;K.C.Fung;Yun-Wing 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10 杨高举;黄先海;;内部动力与后发国分工地位升级——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星;曲泉儒;;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信用环境的门槛效应[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2 黄敏;;中国消费碳排放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3 任泽平;张宝军;;从内外需关系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模式——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刘瑞翔;姜彩楼;;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关联特征分析——基于1997—2007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5 牛泽东;张倩肖;;FDI创新溢出与门槛效应——基于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6 李平;宫旭红;;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7 宋恩荣;;加工出口对中国、广东及香港的经济贡献[J];当代港澳研究;2010年01期

8 张前荣;;FDI对内资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10 穆智蕊;杨翠红;;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建锁;;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_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许晓娟;高敏雪;;全球化对SNA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胡剑波;周葵;安丹;;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产业部门及其碳排放关联度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5 白仲林;赵亮;;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伪面板数据门限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6 楚尔鸣;马永军;;消费增长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吗?——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耀中;洪联英;刘建江;;企业所有权、贸易组织结构与中美贸易失衡——基于两国经济一体化均衡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8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9 周泳宏;邓卫广;;聚集条件下的多企业间外溢效应——基于DAG与Granger的面板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10 高越;李荣林;;异质性、分割生产与国际贸易[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西南;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国富;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陶锋;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郑绪涛;公共研发政策、吸收能力与企业的R&D活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爱华;经济转型中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姿霖;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戴镇;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深圳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赵震;我国省际贸易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5 刘晓萍;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杨新华;FDI在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外溢效应[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杨天乐;FDI国际技术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肖瑶;资本账户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9 孙宏菊;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陈国强;江苏FDI技术溢出效应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炳展;;中国出口结构在优化吗——基于产品内分类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2 刘亚利;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0年02期

3 郭晶;赵越;;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基于完全国内增加值率视角的跨国实证[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邱斌;叶龙凤;孙少勤;;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5 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6 平新乔;;市场换来技术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7 许斌;;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8 黄凌云;徐磊;冉茂盛;;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9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10 黄先海;韦畅;;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新三;;评《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世界经济;2007年07期

2 李思阳;;浅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5期

3 潘沁;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分工理论及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的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年01期

4 陈跃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差异与开放经济的不同效果[J];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5 陈跃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差异与开放经济的不同效果[J];经济纵横;1991年10期

6 李欣广;;中国外贸转型与国际分工地位改变[J];桂海论丛;2010年02期

7 朱志伟;周茂荣;;低碳经济对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60期

8 韦倩青;韦倩虹;;广西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及构建制造业基地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1年01期

9 于蕾,沈桂龙;“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10 罗卫东;范良聪;;产业调整与中国的强国之路——读汪斌教授的《我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子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国际分工地位[N];国际商报;2007年

2 记者 金辉;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N];经济参考报;2012年

3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 王岳平;我国亟待构筑四大格局[N];中国财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娜;技术升级:发展中国家的两难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 张培刚 张建华 报告执笔人 温杰;保就业≠救企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欢;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朱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5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55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