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试析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07 08:43

  本文选题:欧洲 切入点:经济转型 出处:《欧洲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欧洲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分三个阶段梳理与分析了1970年代以来欧洲在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方面最具关键意义的变化,以期为更好地理解欧洲经济转型提供一个重要视角。分析表明,作为欧洲经济结构核心内容的产业结构,始终处于自身积累的"内生动力"与竞争环境变化带来的"外力"共同作用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体趋势则由不同时点上内外力的方向与强度对比所共同决定。总体而言,自1970年代以来,欧洲即开启了向"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转型的进程,如今已取得显著成绩;在1970年代即露端倪的新技术浪潮中,欧洲还未摆脱整体上落后于美国的状态,能否克服各种结构性"顽疾"对其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欧洲经济社会模式逐步形成,对其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未来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者的方向与内容。
[Abstract]: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Europe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urope'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structure, Alway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dogenous power" accumulated by itself and the "external force" brought about by the change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ts overall trend is determined by the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comparis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at different points. Since the 1970s, Europe has embarked on a transition to a "green economy" and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emerging wave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1970s, Europe has not yet moved away from the overall lagg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Whether or not they can overcome various structural "persistent diseas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ir fu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the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model, which emphasiz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has gradually formed, which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djustment of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future will still largely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the latte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分类号】:F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强;赵程程;;德国政府创新集群策动的演化路径研究及启示[J];德国研究;2011年03期

2 史世伟;;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看集群的创新作用——以德国为例[J];欧洲研究;2011年06期

3 孙彦红;;试析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J];欧洲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2013年04期

2 陈志;丁明磊;;面向集群的创新政策:德国集群计划的经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5期

3 王贝玲;胡靖雯;蒋雨辰;朱烈漪;王雪婷;;苏南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年23期

4 韩言虎;罗福周;方永恒;;创新集群理论溯源、概念、特征、启示[J];商业时代;2014年09期

5 刘奇超;彭城;;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取向:由欧盟海关风险管理观察[J];改革;2014年10期

6 单丹丹;;落实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产业集群市场化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05期

7 史世伟;;开放性、专属性与信息不对称:创新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以德国集群政策为例[J];学海;2014年04期

8 韩言虎;罗福周;;中国情境下创新集群策动的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仵凤清;基于自组织理论与生态学的创新集群形成及演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 曹镇东;基于开放式实验室途径的我国科技管理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馨然;创新集群中政府的组织过程及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朱娟;论德国经济对欧盟发展的推动及其影响趋势[D];湘潭大学;2013年

3 石祥君;论撒切尔政府的国有企业改革及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德平;十多年来原民主德国地区政治转型[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4期

2 曹丽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3 项后军;江飞涛;;核心企业视角的集群竞—合关系重新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4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年01期

5 史世伟;;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欧盟经济宪法——一个制度和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欧洲研究;2007年01期

6 单元媛;赵玉林;;德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及其启示[J];特区经济;2007年04期

7 尤振来;李春娟;;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综述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年03期

8 牛盼强;谢富纪;刘奕均;;典型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7期

9 李晗斌;;日本产业集群政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05期

10 王缉慈,童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群——地方竞争优势的源泉[J];战略与管理;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起静;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J];经济师;2000年05期

2 郭国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10期

3 侯志阳,戴双兴;城乡居民二元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企业经济;2001年08期

4 何为;浅论调整产业结构[J];企业经济;2001年12期

5 贝瑜;试论山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滕月;产业结构升级既要“抓大”又要“扶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周叔莲,王伟光;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11期

8 周勤;“藕”状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张茜;我国产业结构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J];经济与管理;2001年09期

10 朱应皋,吴美华;西部产业结构再调整的政策支持[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冯铖;;“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发展廊坊特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丛苓;;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领导者影响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张立群;邓晶;;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测算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邱英汉;;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知识化转换中的政府职能探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何诚颖;;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严明;如何调整好产业结构[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记者 阎锐;转变观念 推进水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N];河北日报;2000年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N];河北日报;2005年

4 李悦;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经济日报;2005年

5 李日;产业结构:山西上市公司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王晓荣 兰昆琴;伊旗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7 田学斌 梁彦洲;我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王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N];江阴日报;2006年

9 记者 马赛;上海产业结构要围着“四个中心”转[N];联合时报;2007年

10 丁力;通过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开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9 曹亚军;服务业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廖荣俊;基于信息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成;延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D];延边大学;2001年

5 牟力波;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王元颖;制度创新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新征;浙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史玉杰;利润率诱导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雪娇;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崔志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78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78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