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市场经济”走向“大众市场经济”——评境外华裔学者丁学良对中国道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4 09:30
本文选题:中国道路 切入点:小众市场经济 出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尽管丁学良先生对中国模式形成的背景的分析充满着片面之词,对中国模式的特征与内涵的描述带有资产阶级学者的偏见,但是他旗帜鲜明地肯定了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并且真实地揭示了中国模式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我们不能接受丁学良先生认定中国模式需要"更新换代"的结论,但他所提出的中国模式应当从小众市场经济走向大众市场经济,克服深层阻碍,走出真正属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崛起",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则给人以启发,将有助于我们增强对坚持和开辟中国道路的自信心。
[Abstract]:Although the analysis of Mr. Ding Xueliang o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pattern background with a one-sid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China model described with bourgeois scholar prejudice, but he clearly affirmed the existence of China model, and reveals the true cost and cost China mode. We cannot accept Mr Ding Xueliang that China models need to "upgrade" conclusion, but he proposed Chinese model should be from niche market economy to the mass market economy, to overcome the deep obstacles out of the real China belongs to the ordinary people of the "rise",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is to inspire people, will help we adhere to and develop Chinese road to enhance self-confidenc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分类号】:F120.3;D61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静雅;道奇酷威瞄准小众市场[N];经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勇 朱新法;会员制农业,小众市场别盲目跟进[N];新华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邹奕萍;首家数字敬老院在沪亮相 信息服务小众市场有待挖潜[N];通信信息报;2007年
4 玄子;物流企业不妨盯着小众市场[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5 任惟;开迪销售创新应答小众市场[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李安定;开迪勇闯小众市场[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许雷;面对“小众市场”的营销策略[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邋苗娜 整理;传统媒体持续盈利的“独孤九剑”[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蒋水林;宽带应用应关注小众市场[N];人民邮电;2005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肖琼;线上品牌角逐小众市场[N];消费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610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1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