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开放对进口品技术含量水平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从OECD主要国家进口贸易数据的考察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 切入点:贸易开放度 出处:《江汉论坛》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将进口贸易中所含的研发存量作为进口品技术含量的代理变量,利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各省(区、市)进口贸易中所含的研发存量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系统GMM估计考察了贸易开放、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加入WTO对我国进口贸易中所含研发存量变动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我国进口贸易中所含研发存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距;第二,贸易开放程度影响着进口贸易所含的研发存量水平,即贸易开放度越大,进口贸易商品所含研发存量的水平越高;第三,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加入WTO不仅直接有助于提高进口贸易所含的研发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发经济增长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间接提高进口贸易所含研发水平;第四,对外开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贸易差距和经济发展差距,反过来抑制了落后地区对国外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引入。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 & D stock in import trade is taken as the proxy variable of import technology content, and the R & D stock in import trade is measured by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97 to 2010. With the help of systematic GMM estim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open trade, open policy and China's entry into WTO on the changes of R & D stock in China's import trade.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In recent years, the level of R & D stock in China's import trade has been increasing,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Second, the degree of trade openness affects the level of R & D stock in import trade, that is, the greater the trade openness, the greater the R & D stock level of import trade is.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R & D stock in import trade commodities is, the third, China's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directly to improving the R & D level of import trad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indirectly improve the R & D level of import trade by triggering economic growth and raising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4th, the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s to a certain extent widened the gap between reg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urn, it inhibited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high-tech products from backward region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编号:13JJB790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人奖”资助项目(编号:T201210501)的成果
【分类号】:F124;F75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喻美辞;;中间产品贸易、技术溢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一个理论框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8期
2 沈能;李富有;;技术势差、进口贸易溢出与生产率空间差异——基于双门槛效应的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9期
3 王永齐;;贸易溢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4 张建清;孙元元;;国外技术溢出内生与吸收能力的动态特征——基于系统GMM估计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2年06期
5 葛小寒;陈凌;;国际R&D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6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放;;国际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方燕;高静;;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夏恩君;严薇;刘宁;;我国区域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0—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姝;刘殿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5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6 张庆昌;;工资、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9[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7 李平;李淑云;许家云;;收入差距、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8 刘智勇;胡永远;;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9 李小平;;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途径及测算研究综述[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10 史卫;黄新飞;;基于面板协整分析的中国省区ELG假说检验[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庆宾;许泱;;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3 陈华;展凯;邹琪慧;;寿险保单退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动态GMM模型的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4 何青;方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真的有影响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粟勤;张海洋;王佳俊;;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Anyu Yu;Jie Ma;;Knowledge Spillover Structure within Shanghai Districts: A Spatial Analysis of Aggregation and Correlation[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李凡;章东明;;金砖国家技术吸收能力因素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王维国;杜修立;;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动态Panel Data模型方法[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9 赵振全;于震;刘淼;;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性——基于面板数据GMM估计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10 田柳;赵军;;二元财政、城乡差距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4 方平;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津汝;制度变迁下的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D];兰州大学;2011年
8 邹武鹰;贸易开放、链接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9年
9 田泽永;FDI的资本形成与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席建国;我国东西部地区对口帮扶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继锴;基于外贸依存度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明鑫;浙江省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优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李立委;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互推效应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师耀武;对外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陕西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贾利斋;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对股票量价关系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孙向利;对外贸易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赵欢欢;中国出口贸易与生产率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广;韩伯棠;李燕;;基于进口贸易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对环渤海地区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吕宏芬;;国际技术扩散的理论与实证:一个文献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刘军;邵军;;技术差距与外资的溢出效应: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李有;刘万岚;;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经验研究的最新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3期
5 滕玉华;;国际R&D溢出与工业能源效率——基于进口贸易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5期
6 黄新飞;舒元;;中国省际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7 许和连;王艳;邹武鹰;;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扩散:基于进口贸易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黄先海,石东楠;对外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测度与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9 符宁;;人力资本、研发强度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基于我国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10 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拴友;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玲;李江冰;;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8年36期
2 常士正;贸易开放与河南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0期
3 郭宝华;覃成林;;对外开放对河南经济增长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4 余官胜;;贸易开放、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际面板协整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11期
5 李春风;单瑜;;高新技术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孔群喜;;汇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经验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梁莉;;区域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王玉华;;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11年04期
9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2期
10 王玉;;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赖明勇 许和连 包群;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及现实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2 ;印度经济增长面临挑战[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5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6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7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10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玮丽;中国贸易开放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黄琛杰;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6年
3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3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3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