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系统功能—结构耦合分析的系统性科技创新政策架构研究
本文选题:创新系统 切入点:系统失灵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系统失灵理论是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立足点。提出创新系统功能-结构耦合分析法作为创新政策分析的基础,把创新系统结构分析、创新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失灵和系统性政策工具整合起来,构造一个系统性科技创新政策架构。阐明政策制定者应用这个架构辨识系统失灵问题并找出解决已知问题的系统性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的流程。系统性科技创新政策架构应被视为一种决策支持工具,供政策制定者应对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时使用。
[Abstract]:The theory of system failure is the footho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mak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unction-structure coupling analysis of innovation system as the basis of innovation policy analysis, and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 System failure and systemic policy tools are integrated, Construct a systematic STI policy framework. Clarify the process for policymakers to use this architecture to identify system failures and identify systemic STI policy tools to solve known problems. The policy architecture should be seen as a decision-making support tool, For policymakers to use in dealing with complex systemic issues.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12SKGC-QT10)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林海;;基于系统失灵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淑芳;刘冰;朱琼;王敬一;;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持续性研究:以太阳能应用系统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2013年01期
2 赵良浩;李玉婵;张玲玉;;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2000~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0期
3 杨荣;;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动力机制及其政策含义[J];科技和产业;2013年11期
4 洪进;王浩宇;余文涛;;基于战略小生境管理的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王毅;徐晗;王萍萍;董宇星;;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前沿[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3年00期
6 陈衍泰;张露嘉;汪沁;欧忠辉;;基于二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评价[J];科研管理;2013年S1期
7 穆荣平;杨利锋;蔺洁;;创新系统功能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J];科研管理;2014年03期
8 吕慧君;朱英明;;国外创新效率度量的功能框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汤勇力;张海文;胡欣悦;;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政策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J];技术经济;2014年04期
10 杨继波;孔令丞;;可再生能源并网定价文献评述——以光伏产业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大可,陈劲;创新政策设计的理念和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文海;俄罗斯的科技创新政策[J];西伯利亚研究;2001年05期
2 肖士恩,雷家,刘文艳;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5期
3 肖士恩,雷家殨,刘文艳;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5期
4 魏芳,许良;关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运行过程的几点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5 徐翔;聂鸣;;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1期
6 何屹;;创新的落脚点是创造效益 英国的科技创新政策[J];科技成果纵横;2006年01期
7 李敏;;加拿大科技创新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科技与经济;2008年01期
8 王军;;上海“科技创新政策服务链”成果斐然——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积极作为,推进科技创新政策[J];华东科技;2009年12期
9 张传杰;张妍;;辽宁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妍;;新世纪辽宁科技创新政策效果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傅忠明;吴波;;英国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探索[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2 舒飞涛;崔洪章;许静;张树兰;;把握科技创新政策 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3 高峰;;国内科技创新政策的趋势与热点[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1:科技和创新体制改革[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进;高县政协献计 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措施[N];四川政协报;2008年
2 王军;上海“科技创新政策服务链”成绩斐然[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春 实习生 周石;连发“组合拳” 掀起创新政策热潮[N];科技日报;2010年
4 刘润生;科技创新政策困中求变[N];学习时报;2012年
5 吴佳s,
本文编号:1652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5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