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与微观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18:53

  本文选题:产业集聚 切入点:地区差异 出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研究也日益兴盛。事实上,我国的产业集聚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最为明显地表现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基于此,本文首先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背景及相关政策背景下构造出相应的研究框架(第1章),并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做了相应回顾之后凝练出诱使我国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第2章);其次,通过构造相关指标对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聚进行测算(第3章)后发现,不论是在制造业与服务的整体层面上还是在其细分行业层面上,我国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均高度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则集聚程度明显弱于东部地区,并且在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甚至还表现出逐渐加强的态势,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仍倾向于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再次,通过运用普通面板数据并采用工业成本费用率这一指标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进行初步探析(第4章)后发现,企业追求盈利最大化这一微观机制对产业的区域转移和集聚能发挥出显著的积极作用,并还受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劳动力的跨省域流动的影响;最后,对盈利空间从要素供给以及产品需求两大基本面进行“拆分”并通过构造空间面板数据后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促使我国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机制仍有其显著的作用力度,并且这一作用机制存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第5章)。 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将产业转移与集聚理论运用到对我国当前产业布局的分析,并从中抽象出“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这一深层机制,拓展了产业集聚理论的适用范围,同时也为解释我国现今产业集聚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探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及其差异厘清现今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机制,本文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企业微观个体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这一市场动力机制,从而不论是对认清我国当前产业集聚的特征还是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都将有其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rapid ris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In fact,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Between the three regions of the West. This article first constructs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frame under the exis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ed policy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Chapter 1), and after making the corresponding review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research, condenses induces our country'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Microdynamic mechanisms of migration (Chapter 2); second, By constructing relevant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regional agglomer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pter 3), it is found that, whether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or in its subdivision of the industry level,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are high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while in the inland areas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is obviously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eastern regions, and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s even shows a trend of gradual strengthening. This indicates that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still tend to concentrate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By using common panel data and the index of industrial cost and expense rate,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micro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n China (Chapter 4). The micro mechanism of pursuing profit maximiz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in the regional transfer and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es, and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cross-provincial mobility of labor forc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ualistic economy. The "split" of profit space from the two fundamental aspects of factor supply and product demand and the empirical study after constructing spatial panel data further show that the micro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still has its significant effect. And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is mechanism (Chapter 5).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ne h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agglomeration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China's current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eep mechanism of "micro motive forc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abstracted from it. It expand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 and provides a microscopic basis for explain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our country, which has obviou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ther hand,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fference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we clarify the micro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helpful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fully consider the market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pursuing the maximization of their own profits when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policies. Therefore, it will have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and to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卫平;;发挥地区优势 搞好地区综合平衡[J];宏观经济研究;1983年11期

2 张海峰;;正在崛起的太平洋地区经济[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6年01期

3 ;三、地区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6年11期

4 黄守宏;;不发达·市场·经济人——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探讨[J];开发研究;1988年03期

5 ;全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领导题词[J];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06期

6 刘虹,刘捷;略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问题[J];国土经济;1994年03期

7 王陆进;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税收[J];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04期

8 刘晓光;大型骨干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9 梁晓俐;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丹东纺专学报;1999年04期

10 张芝苓,苏向东;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J];质量天地;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树华;;全面提高广州地区需求侧管理水平策略研究[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周芳苓;;“两欠”地区职业结构的变迁及发展——以贵州省为典型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扶西;;在促进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区域发展工作中所应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丁立旗;;发展燃气发电为地区经济和电力结构调整服务[A];江苏省天然气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5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6 龙大学;;论黔西南苗族地区的科学发展[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热沙来提·谢依提;;和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汤放华;龚蓉;;城市生态地区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实证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王俊能;韩秋萍;;经济密集区水源保护新模式——以广州新塘地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10 李中华;;深化创新型乡镇建设 促进地区科学和谐发展[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书生 通讯员 谭英熠;地区建立经济监测预警联席会议制度[N];阿克苏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洪文 通讯员 建国 刘莉;上半年地区地税收入近30亿[N];阿克苏日报(汉);2011年

3 钟欣;普京称:加速与中国电能合作俄远东地区经济受益[N];中国贸易报;2005年

4 路虎;亚洲人对地区经济信心十足[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记者 冯燕平;把握机遇 发挥优势 真抓实干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6 刘枫;塔城地区经济驶入快车道[N];新疆日报(汉);2007年

7 本报记者 柯建华 余威;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共谋2008新景象[N];山南报(汉);2008年

8 ;坚定信心 排难而进[N];吐鲁番报(汉);2009年

9 江国成邋刘雪;发改委:上半年地区经济存在四大问题[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10 记者 张中源 亢小峰 何小艳 尼玛占堆 实习记者 次仁曲桑;地委行署班子向各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N];日喀则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鑫;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吴保安;唐代河东地区科学技术文化源流汇考[D];山西大学;2009年

3 吕平;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D];吉林大学;2013年

4 韩梅;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文化与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亚;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胜民;论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经济效应[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7 邢道均;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及区域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陈品一;基于艾滋病时空数据的防治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王晓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正洪;我国碳排放分地区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兰兰;中国及其31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王文真;地区金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马刚英;浙江省地区贫富差距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5 何振翔;小企业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小企业战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孟小燕;基于产业集聚的常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玉强;研究中国地面臭氧时空分布特征[D];清华大学;2011年

8 胡惠敏;呼和浩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杨晴;浏阳地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异性比较与均衡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方佳鸿;昆山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9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69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