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本文选题:资源环境约束 切入点:全要素生产率 出处:《当代财经》2014年07期
【摘要】:从区域空间关联视角出发,将资源环境约束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中,测度了我国29个省级地区2001-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区域非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各省区普遍处于环境无效率状态,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效应"及空间非均衡性,能源消费结构、要素禀赋等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are brought into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nd the variation of TFP and its regional disequilibrium in 29 provincial areas of China from 2001 to 2011 are measured. On the basis of this,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vinces and districts are generally in the state of environmental inefficiency.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our country presents obvious "growth effect" and spatial disequilibrium.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endowment and other factor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71340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效率研究”(14BJY020)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2013-B049)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晓珍;杨龙;;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2 胡玉莹;;中国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当代财经;2010年02期
3 齐亚伟;;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度与分解——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5期
4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杰;叶小榕;;基于DEA视窗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的安徽环境效率动态变化研究——以安徽17个城市2004—2009年数据为样本[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丘兆逸;;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效率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3 周建;侯勇志;;我国工业增长模式及其转型机制研究——基于23个省份1998-2007年工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1期
4 孙耀华;仲伟周;庆东瑞;;基于 Theil 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5 唐小力;祝东波;;基于DEA的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效率实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6 屈小娥;;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7 刘瑞翔;;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8 肖泽磊;封思贤;韩顺法;;我国高技术产业两阶段效率的测算及其提升路径分析——基于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9 卢现祥;张翼;;政府职能转变与企业二氧化碳减排动力[J];当代财经;2011年05期
10 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3 严立冬;屈志光;黄鹂;;经济绿色转型视域下的生态资本效率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4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齐亚伟;陶长琪;;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基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9 朱承亮;岳宏志;;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周葵;杜清燕;;我国碳排放影子价格的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肖涛;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聂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林兴;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省际农村居民消费趋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郝华;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远;我国能源与化工产业的环境影响及其规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海艳;从国际贸易角度看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纪红军;FDI引入对中国区域工业TFP和环境绩效影响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1985-2009)[D];南开大学;2011年
5 毕志雯;低碳约束下我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动态评价[D];南开大学;2011年
6 王丽;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技术效率与生产率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彭良燕;我国各地区不同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周清;资源和环境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的绩效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艺宏;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变动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丹润;李静;;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效率差异研究:1990—2006[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2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3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4 田银华;贺胜兵;胡石其;;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5 庞瑞芝;李鹏;路永刚;;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6 李静;程丹润;;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差异及演进规律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1期
7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8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9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10 高帆;石磊;;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夏骋翔;;产业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3期
2 贡秋扎西;;西藏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忠郴;白云涛;;江西省工业生产时间序列资料分析[J];金融与经济;1990年04期
4 简盖元;王灿雄;冯亮明;;二氧化碳排放与福建经济发展的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11期
5 刘书瀚;张召利;;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6 李双杰;陈旭;;基于Malmquist指数的中国生产率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燕燕;环境/福利导向的生产率及其在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4年
2 范丹;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杨顺元;经济增长中效率测度的参数与非参数方法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丽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刘爱芹;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赵春雨;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娜;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问题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2 牛龙;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3 刘晶晶;产业视角下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关联测算[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唐袁;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古丽鲜·艾孜孜;新疆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汪寅;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中国省区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暨南大学;2012年
7 邵春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型社会建设的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8 魏海静;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魏丹;珠三角与长三角FDI技术溢出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胡春平;西北五省区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3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7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