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市场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8 08:58

  本文选题:市场化进程 切入点:经济增长方式 出处:《南开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考察了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征不仅没有出现弱化趋势,反而存在加重迹象。在全国层面上,我国市场化总进程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各市场化分项进程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进作用,按经济非国有化、产品市场发育、政府减少经济干预、要素市场发育和健全经济法律制度的顺序依次增强。在地区层面上,沿海和内陆地区市场化总进程均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中沿海地区的驱动力度相对较强,各市场化分项进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关系在这两个地区有不同表现。上述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o economic growth is taken as a measure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and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0 a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investigate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aspect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ext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China not only do not show a weakening trend, but also show signs of aggravation. The general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various market-oriented sub-processe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denation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 market, and the reduction of economic intervention by the government. At the regional level, the overall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in coastal and inland areas is conduciv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among which the driving force of coastal areas is relatively stro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in these two regions, and the above conclusion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in China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L080)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90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214)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25B029)的资助
【分类号】:F124.1;F123.9;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成;通过体制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7年02期

2 祝福恩;;“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理论探讨;2006年01期

3 曹延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人力资源开发[J];商业经济;2006年06期

4 郑雁宾;弥晓锋;张磊;;我国进入高成本期的原因探析[J];科技资讯;2006年10期

5 吕宏芬;池仁勇;;江、浙、沪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6 梁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7 李荣华;;技术创新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张丽峰;;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影响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1期

9 于广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着力点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管理科学;1995年03期

10 于天义;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财政研究;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云勇;;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晓芬;诸大建;;资源生产率和循环经济[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华丽萍;;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策略下提高土地使用率的探索[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李文;;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差距与转换增长方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传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察[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6 张天柱;;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7 郑重;于光;;中国资源环境及经济增长可持续问题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8 尹庆双;;人力理论与经济发展模式[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9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10 徐星;李德智;张星;;房地产开发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评析——以南京市为例[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失业保障制度与就业形势分析》课题组;就业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苏小红;节约节能:新的经济增长方式[N];中山日报;2009年

3 郑红;成长的代价[N];解放日报;2007年

4 王智勇;老龄化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郝玲 整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种新提法[N];铁岭日报;2007年

6 ;叶文虎: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是一体的[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 朱铁臻;建设节约型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7年

8 迟福林;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因素[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孙磊;宏观经济将在增长放缓中面临阵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张雄;牢牢把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N];贵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闫涛;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夏德孝;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佟雪铭;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宗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雷辉;改革以来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晏;油田产业循环经济科学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钟春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0 李国柱;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东升;广东经济增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2 郑静;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3 隋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莹莹;中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胡县东;山东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龙飞;改革开放三十年辽宁、山东、广东三省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李奇泽;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涂成玉;人力资本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林宁;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杨建磊;山东省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5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75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