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1年中国宏观分配格局中的问题分析——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本文选题:宏观分配格局 切入点:财产收入 出处:《经济学动态》2014年11期
【摘要】:基于国家统计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本文对宏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劳动者报酬偏低的原因、政府部门财产收入构成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以及居民储蓄率高而消费率低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有如下的研究发现:首先,初次分配中住户部门的份额在2004年以后总体上出现了下降,受益者是企业部门;再分配中,住户部门的份额持续且大幅度下滑,受益者是剩下的两个部门。其次,政府部门利用自己在再分配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造就了一个向政府部门严重偏斜的再分配过程。再次,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虽有企业总体税负上升的因素,但企业部门压榨劳动者的因素也难逃其咎。再次,住户部门财产收入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也缺乏其他好的投资渠道。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fund flow table compiled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cro initial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remuneration of work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erty incom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real estate market. This paper briefly combs the problems of low proportion of household property income, high saving rate and low consumption rate, and find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the share of household sector in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has generally decreased since 2004. The beneficiaries are the enterprise sector; in redistribution, the share of the household sector continues to decline substantially, and the two remaining sectors benefit from it. Secondly, the government uses its dominance in the redistribution process. Has created a serious skewed redistribution process to the government. Thirdly, the proportion of workers' remuneration in the enterprise sector has declined. Although there are factors that cause the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tax burden of enterprises, the factors that the enterprise sector is squeezing workers are also to blame. Again, Household sector property income depends heavily on net interest income and lacks other good investment channel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paper gives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124.7;F8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2 吕冰洋;郭庆旺;;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J];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3 安体富;;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多维视角解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龚刚;杨光;;从功能性收入看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铁通;;管理劳动:价值创造及财富分配[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2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4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5 高东胜;冯涛;;房地产价格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6 贺蕊莉;;财政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7 蒋含明;李非;;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劳动报酬份额下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8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9 常进雄;王丹枫;叶正茂;;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10 董万好;刘兰娟;王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树斌;;当前社会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原因探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5 张长生;;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基于“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实施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徐丹丹;孟潇;王芮;;对“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综述[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7 沈坤荣;刘东皇;;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8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要素收入分配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勾红洋;;《资本论》与劳动收入比例研究——基于两部类模型的分析方法[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郭望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卢寅昊;中美劳动成本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娜;私营企业劳动者的工资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李彬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贻龙;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U,
本文编号:1689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8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