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有效边界
本文选题:新常态 切入点:内需 出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12期
【摘要】:新常态下,中国如何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难以为继,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扩大内需真的是有效国策吗?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有效边界?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利用2012—2013年中国275个市级数据,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有效边界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有效边界,当投资率较低时,增加投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当投资率已经较高时,增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不再显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也存在有效边界,当投资效率较低时,增加消费会抑制经济增长,当投资效率足够高时,增加消费才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how to maintain high-spee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is both important and difficult.As the external-demand-driven economic growth mode is gradually unsustainable, the importance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However, is it really an effective national policy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Is there an effective boundary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panel threshold model and makes use of 275 city data from 2012-2013 to make an empirical test on whether there is an effective boundary between domestic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effective boundary betwee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When the investment rate is low, the increase of investment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When the investment rate is already high,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investment on economic growth will no longer be significant.When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is low, the increase of consumption will restrain the economic growth, when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is high enough, the increase of consumption can effectively pull the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1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JL003)的资助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瑞翔;安同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2 汪伟;;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1952-2006年的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3 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姜欣欣;[N];金融时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罗云开;申睿波;;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3 刘新;刘伟;胡宝娣;;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4 叶祥松;胡剑峰;;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分析[J];创新;2010年05期
5 刘瑞翔;;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6 徐辰雪;;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7 马润平;苟伟超;赵钊;;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8 苟伟超;赵钊;;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金融;2013年05期
9 王宇;干春晖;汪伟;;产业结构演进的需求动因分析——基于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3年10期
10 鲁保林;易淼;;中国实体经济的现实困境和发展出路——兼论钱荒[J];财经科学;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凯;范从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分解法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2 范方志;鲁保林;商建初;;我国工业部门利润份额的构成、演变及发展趋势[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4卷第2辑[C];2014年
3 赵西亮;梁文泉;;房价上涨能够解释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吗?——基于CHI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2 刘新;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李凌;消费波动、消费增长和中国经济波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何刚;中国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何辉;金融市场税收经济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许忠;经济货币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鲁保林;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与现实[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肖明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周笑非;城市化与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瑞秋;美国居民储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波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宋军发;ASEAN+3区域金融一体化程[D];海南大学;2012年
4 玄阳;人口红利对本地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周亮;金融抑制视角下居民储蓄与利率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李凯;我国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3年
7 秦梦;广东省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3年
8 夏波;城乡统筹、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9 陈建;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10 张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汪伟;;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自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2 彭福伟;怎样看待目前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01期
3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4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5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6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7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8 安同良,杨羽云;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及企业策略[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10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钟经文;[N];经济日报;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军;王萌;谭清美;;国有资产有效边界的经济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4期
2 龙朝阳,田银华;非负约束条件下有效边界的链接性质及其确定方法[J];预测;2000年03期
3 郭文旌;雷鸣;;企业负债投资的有效边界及其动态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姚远;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的图解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陈铭;李宏杰;;带有交易成本的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J];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姚海祥;易建新;马庆华;;确定不允卖空时证券组合有效边界解析式的有效指标集法[J];预测;2008年06期
7 蒲飞;一种确定有效边界算法的灵敏度分析[J];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8 李俊兵,李秀香,吴晨;马氏组合模型中协方差逆阵的内部构造及其影响下的有效边界探讨[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陈收,刘卫国,汪寿阳,邓小铁;融资约束条件下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研究[J];预测;2000年01期
10 姚海祥;易建新;;共同资金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与最优策略[J];应用数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收;;不允许卖空证券组合投资有效边界的确定[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英东;证券投资有效边界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20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2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