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的环境规制选择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切入点:环境敏感性 出处:《管理现代化》2014年05期
【摘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选择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环境政策工具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clud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factors, and there is not necessarily a short-term restraint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which is the "Porter hypothesis" which promote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long run.The cost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emission caus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ols are different.If the cost of pollution treatment is relatively smaller than the cost of pollution dischar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in the current period, otherwise it will worsen.The final resul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pends on its relatively strong effect o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wo aspects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pollutant discharge.In the study of the choice of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research path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should be "stripped" from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the change of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efore and after remov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variables is put forward.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ols o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identified, 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hoos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that match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要素生产率下的环境敏感性和中国环境规制实施效果评估研究”(12CJL0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的环境规制选择问题研究”(71373101)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90010)
【分类号】:F224;F205;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张宁;许海萍;;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2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4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5 匡远凤;彭代彦;;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6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7 李小胜;安庆贤;;环境管制成本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世界经济;2012年12期
8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2 杨杰;叶小榕;;基于DEA视窗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的安徽环境效率动态变化研究——以安徽17个城市2004—2009年数据为样本[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5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强;聂锐;;基于产业绩效的环境规制溢出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詹浩勇;;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互动: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9 遇芳;;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10 余慧倩;;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农业TFP增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5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王文普;;省级水平污染减排与生产率的经验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9 邓智团;;要素集聚技术进步与城市生产率——基于长三角16城市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7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键;萝卜生产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4 于健;电子元器件企业的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舒朗山;农户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置模式选择行为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2 程丹润;李静;;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效率差异研究:1990—2006[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3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4 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5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6 田银华;贺胜兵;胡石其;;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7 王兵;梁淑珍;;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效率和生产率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8 周民良;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污染[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9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10 邓翔,李建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鸣;;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规制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2 张晓明;;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问题——以辽宁省大石桥市为例[J];消费导刊;2006年12期
3 郭庆;;中小企业环境规制的困境与对策[J];东岳论丛;2007年02期
4 刘研华;王宏志;孟野;;影响环境规制效率的企业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7年20期
5 郭庆;;治污能力制约下的中小企业环境规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7 肖宏;;企业自愿环境规制及其激励机制[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5期
8 李旭颖;;企业创新与环境规制互动影响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6期
9 郝海波;;环境规制是否会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关于波特假说的新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影响——对国外三种观点的理论综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奥野利文;;日本の环境规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3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4 姚圣;;政治关联缓冲、环境规制软约束与环境会计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叶祥松;;不同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99-2008年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岭;;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和环境污染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8 肖鹏;胡许萍;;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案例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叶元煦;汪涛;韩威;;大国区域间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鹏;高妍伶俐;;环境规制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部门的数据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王家庭 孙哲;环境规制如何推动区域创新?[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张Z,
本文编号:1724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2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