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投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本文选题:经济发展方式 切入点:消费增长率 出处:《消费经济》2014年01期
【摘要】:本文以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代理变量,采用时变参数模型研究了投资、消费以及消费各部分构成与TFP增长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TFP增长率均值为0.045,处于较低水平;(2)消费增长率对于TFP增长率的拉动作用要远强于投资增长率;(3)政府消费增长率对于TFP增长率的拉动作用整体上要远弱于居民消费增长率;(4)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对于TFP增长率的拉动作用要弱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但其影响系数呈显著上升趋势。
[Abstract]:In this paper, TFP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 is used as a proxy variabl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f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FP.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TFP growth rate of China is 0.045, which is at a low level.) the effect of consumption growth rate on TFP growth rate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investment growth rate.) the government consumption growth rate has an overall pull effect on TFP growth rate.The growth rate of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is much weaker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However,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showe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2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3B240)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洋;邓翔;;替代还是互补?——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2 杜亚丽;孟耀;;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影响及其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4 郭兴方;;我国消费率高、低的判定——基于宏、微观层面的数据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5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6 罗云毅;我国当前消费率水平是否“偏低”[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7 董辅y=;提高消费率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8 聂正彦;;金融转型、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9 马强文;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0年11期
10 周晓艳;韩朝华;;中国各地区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90-2006)[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长春;金晶;;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经济学探析[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2 屈路;;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深层思考——基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3 伍中信;李芬;;国有控股、投资效率与信贷资源配置[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1期
4 石宏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与地区间差异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5 晁钢令;王丽娟;;我国消费率合理性的评判标准——钱纳里模型能解释吗?[J];财贸经济;2009年04期
6 王爱学;三大突出矛盾制约经济健康运行[J];财贸研究;2005年02期
7 郭鸿懋;;中国城乡发展动力结构调整的思考[J];城市;2008年01期
8 尹奥;袭著燕;刑旭东;;山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年04期
9 吴雪娟;付锦泉;;提高消费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10 王涛;对提高我国消费率问题的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江林;马椿荣;康俊;;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心理成因实证分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卢丽静;郭其友;;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转变:消费主导型增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艳;;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4 朱承亮;岳宏志;;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5 楚尔鸣;马永军;;消费增长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吗?——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巍;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7 付立春;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赵可;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倪强;基于随机前沿和随机森林法的沿海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聂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涛;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2 励海艇;华府家园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何晓颖;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电力投资分析与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何平;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冬梅;我国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敏娜;劳动工资上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苏东旭;北京市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乔姗姗;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和外汇储备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蒋晗;优化我国内需结构的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邹丽丽;反危机中拉动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效应评价[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耘;杨朝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2 郭兴方;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呆滞下的通胀隐性化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3 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4 李绍东;;中国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何时出现?——基于基尼系数的预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刘昌黎;;关于投资相关概念的理论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刘溶沧,赵京兴;论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主要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0期
7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8 蔡f ;王美艳;曲s,
本文编号:1724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2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