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转移及其现实依据和特点

发布时间:2018-04-09 18:05

  本文选题:产业转移 切入点:环境标准 出处:《人民论坛》2014年26期


【摘要】:文章从产业转移的本质出发,论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双向需要。在分析产业转移的前提和总结产业转移作用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环境标准的差异是产业转移的依据;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执行比东部发达地区较低的环境标准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力和能够有效进行转移的条件。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essenc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two-way demand of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developed areas in the eas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mis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ummarizing the func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difference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 between east, middle and west regions is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transfer;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e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in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the motive force for the transfer of resource-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he conditions for effective transfer.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律系;
【基金】:2014年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科学推进城镇化的农村改革研究”重要成果,项目编号:2014175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2 陈秀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6年05期

3 赵建吉;茹乐峰;段小微;苗长虹;;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4年01期

4 邱振国;郭雅江;;劳动力要素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昊靖;黄孛;许英杰;谢双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环境管理模式初探——以水磨河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2 董小林;孙建美;张宇;;环境管理手段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3 屈敏;闻捷;宗培;;信息社会企业绿色管理绩效评价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吴义刚;方劲松;;商务成本与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J];科技和产业;2010年06期

5 顾海波,孙学敏;环境法制与中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曦,赵俊;城市水环境治理与经营公司法律问题研究——以“武汉水专项”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聂巧平;冯蕾;;我国工业大类行业布局的变动及其成因——基于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8 姜文仙;许娇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9 杨林;陈喜强;;论CAFTA进程中粤桂琼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J];改革与战略;2009年08期

10 施红星;刘思峰;方志耕;任存喜;;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转移测算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瑞萍;马育红;;论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牟莹;岳胜辉;;浅议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4 刘广龙;兰晔峰;;环境经济的兴起与发展[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冠杰;卜风贤;;陕西凤翔“血铅”事件的权变管理研究[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卜风贤;李冠杰;;论县域工业发展中的群体性中毒事件[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冠杰;卜风贤;;县域工业发展中集体中毒事件与防治——对湖南两起儿童集体铅中毒事件的解读[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景贵;王吉花;;泛珠三角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障碍与政策建议[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锡玲;李亚梅;;从产业升级视角探寻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路径[A];北京学研究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梅;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晔;城市休闲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丁军;环境产业融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乌兰;我国煤炭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娜;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雷敏;加工产业国际转移的动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亚男;辽东民族地区旅游环境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超;辽宁沿海经济带环保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改新;企业节能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邵伟;基于eTOM的电信运营企业绿色管理流程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王茗;促进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地方税收增长的产业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福晴;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园区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江河;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内、外”环境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2 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3 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4 谷永芬;洪娟;卢立伟;;长三角都市圈服务产业的地区差异与地区竞争[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5 朱华晟;王缉慈;李鹏飞;李伟;;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企业迁移及区域影响——以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6 贺灿飞,陈颖;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J];地理科学;1997年03期

7 童昕,王缉慈;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J];地理学报;2001年06期

8 石敏俊;金凤君;李娜;赵f,

本文编号:1727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27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f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