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系统的调控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13:59

  本文选题:产业结构 + 土地利用 ; 参考:《南昌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是我国转变经济方式,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举,而集约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又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的战略性任务,故土地利用中的产业布局与产业调整中的土地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自2003年土地政策成为我国第三大宏观调控手段以来,土地政策在引导产业结构布局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前产业结构性缺陷、地均产值低下等问题非常突出,土地政策运用时的力度、节奏等方面仍需加强。因此,如何发挥土地政策手段的调控效率,促使区域产业结构有序升级和优化成为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类产业行业实体单位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也凸显了本研究的较高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是以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为研究对象,选取江西省为研究区域,研究了江西省土地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在分析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将该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构建了相应的流率入树基本模型。并选择土地供应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为调控因子,运用Vensim软件对2011-2020年江西省三次产业产值进行趋势递推,实证得到了两种调控参数下的仿真结果,分析了土地政策调控下的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问题。最后,运用产业结构信息熵测算模型,结合GIS技术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本文最终得到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有: (1)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第一产业与耕地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最大,第二产业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比较大,第三产业与交通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比较大。 (2)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来确定土地供应政策影响因子,即当投资过热时,需要紧缩投资,当投资不足时,这时需要扩大投资规模;耕地保护影响因子是通过耕地红线控制来确定的。通过土地供应政策影响因子调控后,国民生产总值为18231亿元超过了江西省2015年的规划目标18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1060亿元超过了江西省2015年的规划目标21000亿元。通过耕地保护政策影响因子调控后,2015年耕地面积为286.6万公顷,2020年耕地面积为286万公顷,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耕地保有量286万公顷。粮食产量为1828万吨,保证了江西省粮食安全。土地供应政策影响因子和耕地保护影响因子合力调控后,江西省2011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63:49.21:40.17,到2020年为9.37:48.05:42.58,第一产业比重小于10%,并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按照钱纳里、库兹涅兹、塞尔奎等对工业化阶段划分的经典理论,此阶段属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符合中国产业结构总体的发展。 (3)2010年,江西省各地区产业结构信息熵在空间的分布为:赣州市、上饶市、吉安市和抚州市属于信息熵高值区,该区域的第一产业比重大于10%,小于20%,并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处于工业化中期,农业发展比较明显;宜春市和九江市属于信息熵中值区,该区域的三次产业比例相差比较大,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超过55%,该区域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工业发展比较明显;南昌市、萍乡市、新余市、景德镇市和鹰潭市属于信息熵低值区,该区域的三次产业比例相差很大,尤其是第一产业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该区域第一产业比重小于10%,并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处于工业化后期,工业发展处于主导地位。江西省2005年的产业结构信息熵属于信息熵高值区,三次产业比例比较平衡,处于工业化中期,农业发展比较明显;2010年的三次产业比例相差较大,属于信息熵中值区;2015和2020年的产业结构信息熵属于信息熵高值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且趋于稳定。 本文的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系统SD模型及仿真比较合理,可以为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系统的政策仿真提供理论指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91.9;F127;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飞;王晓明;王金照;;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08期

2 廖永林;雷爱先;张帆;;土地政策助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最新限制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解读[J];国土资源通讯;2012年14期

3 陈烦;周祖竣;;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湘西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4 戴继光;;基于GIS技术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以辽宁省凌海市为例[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年02期

5 张萍;邢博华;;河北省GDP与产业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价值工程;2012年04期

6 刘刚;;产业结构变动中需求因素的影响——基于信息熵方法的理论与应用[J];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7 李秀霞;张希;;基于熵权法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8 张路蓬;苏屹;刘晓静;;基于灰色关联的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9 孟媛;张凤荣;姜广辉;陈铁森;;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10 黄凌翔;郝玉娜;白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机制[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孙习稳;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杨万利;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刘平辉;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常建峰;基于粮食安全的江西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伴晓淼;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廖姣;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眉山市东坡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段小芳;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三种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结果的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双权;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张培学;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永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动态仿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6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36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