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科技型人才 + 人才聚集效应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2期
【摘要】:以山东蓝色经济区为对象,构建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蓝色经济区内的地市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Abstract]:Taking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gathering effe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evaluates the cities and cities in the blue economic zone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raws a conclu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国家软科学“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S2013GX0089)
【分类号】:F127;C9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秀艳,徐立本;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孟繁强;时博;唐洁;盛刚;李新建;;天津市博士科技人才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3 封铁英;;科技人才评价现状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创新[J];科研管理;2007年S1期
4 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楠;;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守凤;刘建勋;;基于系统论的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6期
3 陈安明;;基于人才结构的区域人才效能综合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4 刘中艳;;基于人才集聚效应的旅游饭店业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李明;王鹏;;人才流动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牛冲槐;江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7 牛冲槐;王聪;郭丽芳;樊燕萍;芮雪琴;;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8 张敏;陈万明;刘晓杨;;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的虚拟化实现[J];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9 彭跃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模式初探[J];消费导刊;2009年19期
10 李薇;曹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软件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万明;张敏;;虚拟人才与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子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人才柔性流动作用探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敏;基于角色管理的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孟令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流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吴海燕;基于全过程面向中小型IT企业的研发人员流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常晓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潘洪刚;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保民;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袁旭东;中国引进海外人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喻自觉;科技人员绩效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东;农村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虎儿;基于博弈论的电子商务企业人力资源预防流失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学海;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慧芳;产业集群背景下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杨建国;E公司技术型员工离职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牛馨;高校创新型团学干部培养途径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锐;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欣;GJK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庄静;基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资源聚集对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继园;“人才汇集机制”纵横谈[J];中国人才;2003年02期
2 李建钟;美国的人才汇集机制[J];中国人才;2003年02期
3 张佳梅;人力资本领域的理论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年05期
4 林洁梅;;谈一点科技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5 王松梅,成良斌;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年06期
6 王德禄,邵翔;小康社会 以人为本 科技发展——关于科技人才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01期
7 蔡宁,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8 牛冲槐,任朝江;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J];生产力研究;2003年05期
9 游光荣;建立健全我国科技评价机制势在必行[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年01期
10 杜谦,宋卫国;科技人才定义及相关统计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胥效文;航空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曹宏霞;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永芳;刘常青;;论蓝色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年32期
2 王s,
本文编号:1739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3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