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的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本文选题:随机前沿分析 + 区域技术效率 ; 参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3期
【摘要】:将技术要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随机前沿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不同区域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重点分析造成区域技术效率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整体来看,我国平均技术效率水平稳步上升;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高出中部地区约3.04%,高出西部地区约7.87%,且三大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收敛趋势;科技投入、高科技产业规模、人口素质、经济外向度和地方保护是当前导致区域技术效率差异的关键因素。
[Abstract]:The technical factors are taken as endogenous variables into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3 to 2011,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technical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emph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overall, the average technical efficiency level in China is rising steadily, and the average technical efficiency level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the highest from a regional point of view. Higher than the central region about 3.04, higher than the western region about 7.87, and the three major area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differences show a convergence tre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high-tech industry scale, population quality, The degree of economic extroversion and local protec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technical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40)
【分类号】:F124.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长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J];财经研究;1996年03期
2 何枫;金融中介发展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6期
3 王家庭;;环渤海地区城市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4 周建军;康妮;鞠方;;物业税改革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于2002~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5 徐琼;;区域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经济论坛;2009年13期
6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7 周春应;章仁俊;;基于SFA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4期
8 吴兵,王铮;中国各省区人力资本测算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9 唐德祥;李京文;孟卫东;;R&D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路径依赖——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方法(SFA)的经验分析[J];科研管理;2008年02期
10 刁丽琳;张蓓;马亚男;;基于SFA模型的科技环境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泽隆;王淑芳;范红霞;;科技进步对我国陆地黄瓜种植贡献率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2 刘泽隆;范红霞;;农户精养淡水鱼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徐桂鹏;;政策诱致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以福州市发展设施大棚蔬菜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郭蓉;;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6 昌盛;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季永杰;徐晋涛;;环境政策与企业生产技术效率——以造纸企业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薛彩霞;姚顺波;郭亚军;李桦;;陕西省吴起县农户种植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韩晶;;基于SF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谢芒芒;赵敏娟;;陕西省城镇土地效率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宁;;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陶红军;冯中朝;;湖北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成刚;;我国高校成本效率的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邓智团;;要素集聚技术进步与城市生产率——基于长三角16城市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5 林俊文;两岸人寿保险公司效率的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梁巧;合作社对农户生产效益和规模效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崔龙;次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技术效率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建红;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陆树丹;基于随机前沿面模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汪振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詹明君;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刘家宏;我国轿车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李春燕;我国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丛敏;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初步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徐琼;技术效率与前沿面理论评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许长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J];财经研究;1996年03期
4 何枫;金融中介发展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6期
5 陈多长,踪家峰;房地产税收与住宅资产价格:理论分析与政策评价[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6 张慧;王国志;方淑芬;;人力资本存量计量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杨开忠,谢燮;中国城市投入产出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3期
8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9 王福重;;房产税能降低高房价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况伟大;;房地产税、市场结构与房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伟;谭朵朵;;中国棉花TFP增长率的波动与地区差异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2 刘传哲;王艳丽;;我国技术效率省际差异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技术的实证研究[J];科技导报;2006年12期
3 李相合;范彦君;;内蒙古经济增长中技术效率(TE)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郭蓉;;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5 杜忠晓;王洪礼;李怀宇;;勘察设计企业效率的随机前沿面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6 谭朵朵;贺铿;;湖南省服务业区域效率的比较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7 田伟;李明贤;;基于SFA的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以油菜生产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年21期
8 李灿华;田伟;;基于SFA的中国烤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田伟;李明贤;谭朵朵;;基于SFA的中国茶叶生产效率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朱承亮;岳宏志;师萍;;人力资本及其构成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诗苑;陈松林;;泉州市县域建设用地变化人文驱动机制差异分析[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2 刘志芳;;新旧标准GB/T 16270的差异分析[A];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陶红军;冯中朝;;湖北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龚雪媚;汪凌勇;董克;;基于SFA方法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立雨;;基于SFA的区域R&D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林冉;;不同区域驱动品牌忠诚的感知价值差异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鲁春阳;杨庆媛;文枫;;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李强;聂锐;;公司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能源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刘端;宋振;陈收;;企业营运资本对市场竞争绩效影响的行业差异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谢芒芒;赵敏娟;;陕西省城镇土地效率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周培福;富岭节能减排的“三步棋”[N];中国黄金报;2009年
2 邬瑞生;鼓起“绿色”发展风帆[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中共抚顺市委 抚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向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学习的决定[N];抚顺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岳纲举;中国婴幼儿消费市场3·15年度调查简介[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于晴;库存控制抓住两头[N];中国质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渊;基于前沿面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徐琼;基于技术效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席建国;我国东西部地区对口帮扶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欧辉生;上市公司股票增加发行定价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延昌;中国轿车业X-效率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邓宗兵;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王辉;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礼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祥;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邸春娟;区域第三产业差异分析与财政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翟煦;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火电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柯慧婷;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的微小贷款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周利华;中国电力产业改革绩效测评[D];山东大学;2012年
7 周治凡;管理层激励对公司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8 白晓丹;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9 刘超;中国钢铁行业的技术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陈军伟;基于SFA法的我国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5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3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