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目标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福利 + 产业结构 ; 参考:《经济问题》2014年10期
【摘要】:中国的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率高但经济规模较小的增长阶段。支撑持续长期高速增长并增加社会福利的重要动力之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为中国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Abstract]:China's economy is at a stage of high growth but small growth.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to sustain long-term high-speed growth and increase social welfare is th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lfare econom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h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iming at maxim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conomic policy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正确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研究”(12&ZD0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彦斌;;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2 袁易明;;福利目标下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张雪平;徐礼伯;;江苏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可持续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陈彦斌;周业安;;中国商业周期的福利成本[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5 陈太明;;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1978~2004[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6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庆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2 林晓言;关于运输外部性的一些新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4 晋盛武;王圣芳;;贸易与环境质量: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5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6 向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7 周密;;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非平衡发展战略模型的设计与比较[J];财经科学;2009年05期
8 燕安;黄武俊;;FDI、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提升——基于DEA与VAR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9 杨碧琴;霍伟东;;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必须提高劳动资本存量[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10 郑效晨;刘渝琳;;FDI、人均收入与环境效应[J];财经科学;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志方;;长期经济增长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雄;张安录;;关于征地后农村农民基本福利状况的探讨[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9 杨治国;宋小宁;;经济结构、汇率与长期贸易顺差——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吕新发;均等化目标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梁希颖;公共投资下的节能减排项目绩效审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罗新伟;区域物流与TFP[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韩文婧;地方财政基础教育投入外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肖卓;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范小东;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9 魏志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衔接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春芳;专利国际保护对社会福利影响之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2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3 金碚;;“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国工业[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4 陈彦斌;;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5 张敏;;区域视角下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沈坤荣;虞剑文;李子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江苏经济发展内生动力[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7 江静;刘志彪;;世界工厂的定位能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8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9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10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石其;90年代东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齐艳玲;面向知识经济的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J];现代情报;2000年04期
3 李静;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探析[J];现代企业;2000年01期
4 李纵;论扩大内需中的产业结构调整[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胡荣涛,杨光焰;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杨仁熙;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最关心什么[J];云南农业;2000年11期
7 曹日兴;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科技月报;2000年08期
8 于洪奎;海林农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J];中国农垦;2000年10期
9 李霄汉;立足区域优势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年03期
10 庞跃辉;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选择[J];中国投资;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月f;;关于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舒建玲;;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与企业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3 温国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4 王呈祥;董良利;白志良;田森林;王良群;李占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岑树田;;浅析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江沛沛;;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玉辉;;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支持效应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8 王晓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和谐发展[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左学金;周冯琦;;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坚红;熊世飞;;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闫莹莹 刘志巍;中山产业结构调整有成效[N];中山日报;2005年
2 记者 覃世默;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座谈会在桂林召开[N];广西日报;2006年
3 袁飞;正确引导农牧民消费 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4 林明 记者 樊金钢;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N];黑龙江日报;2007年
5 沈谦 郭军;推进全省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N];陕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N];自贡日报;2006年
7 记者 易家凡邋通讯员 徐海鹰;南海要在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中率先走一步[N];海南农垦报;2008年
8 记者 王pだ,
本文编号:1905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0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