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经济功能区的“生产率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05:39

  本文选题:经济功能区 + 产业集聚 ; 参考:《世界经济》2015年05期


【摘要】: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1998~2007年中国各地区经济功能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就全样本而言,考察期内经济功能区已无法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分地区看,西部经济功能区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效果明显;东部经济功能区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经济功能区的地区专业化效应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专业化有利于产业集聚并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过度专业化导致的产业拥挤会抑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functional areas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07 on the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by using the tendency score matching based on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function area can not promote the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in the period of investigation, and the western economic function area can promote the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The efficiency of promoting resources and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s obvious,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technology-intensive enterprises i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the eastern economic function are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effect and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in economic functional areas is inverted U type. Moderate specialization is conducive to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The industrial congestion caused by excessive specialization will restrain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46、13YJA630133) 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2014ZRB019XV)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3ZXWT0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XTD4-08)的资助
【分类号】:F127;F27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冼国明;文东伟;;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2 沈能;赵增耀;周晶晶;;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5期

3 张宇;;FDI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DEA与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4 李磊;刘斌;郑昭阳;朱彤;;地区专业化能否提高我国的出口贸易技术复杂度?[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5 唐根年;管志伟;秦辉;;过度集聚、效率损失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研究[J];经济学家;2009年11期

6 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年06期

7 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汪淼军;;企业生产率的代际效应和年龄效应[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8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9 余淼杰;;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10 施海燕;;中国高技术产业时空演变、集聚适宜度及要素优化配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汪彩君;过度集聚、要素拥挤与产业转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杨海燕;;产业技术升级、融资结构变迁与金融中介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萧芍芳,王莲;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胡杨成,李晓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庄胡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杨静;石成华;姜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民营经济大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9 蒋满霖;王茂荣;;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潘锦云;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婷;杨秀萍;;政府支持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创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杜建国;盛昭瀚;马国建;;演化经济学及其在中小企业研究中的应用[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6 匿名;;融资制度演化与我国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10 陈之楚;;天津中小企业保险服务研究——基于天津保险市场数据实证[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铭凯;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状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8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9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晓东;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小专;基于认知偏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杰;中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勇;山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婷;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于磊;庄河中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德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然吉;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漆南;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陈永青;我国中小企业新要素资本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金成,张景秋;北京城市发展与首都经济建设[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马吴斌;褚劲风;;上海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01期

3 张谋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3期

4 陈修颖;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5 金相郁;郝寿义;;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6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7 陈栋生;;改进我国工业布局途径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82年02期

8 陈栋生;试论布局经济学[J];财经问题研究;1985年02期

9 朱林兴;试论城市空间结构[J];财经研究;1986年06期

10 吴颖;蒲勇健;;区域过度集聚负外部性的福利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方法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朱永;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李建国;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方爱丽;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D];青岛大学;2008年

7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米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集聚差异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鑫;我国产业的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张卉;基于生态种群增长模型的产业集群合理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尧,周刚,王光建;对提高施工企业生产率的几点建议[J];建筑;2001年01期

2 ;一项实实在在的服务为企业生产率科学成果进行专家评审和鉴定[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年02期

3 ;中国企业生产率提升缓慢[J];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10期

4 张德进;王洛林;;汇率变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文献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2期

5 张社教;张德进;;汇率变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文献综述[J];西部金融;2012年04期

6 郭冲远;;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市场选择——纯理论模型推演[J];南都学坛;2012年03期

7 刘丹鹭;;国际化与服务企业生产率:微观层面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8 湘钢“生产率”课题组;标准化与企业生产率[J];冶金经济与管理;1992年04期

9 崔立中;;日本企业生产率调查情况简介[J];经济科学;1992年05期

10 朱益民,关柯;市场条件下建筑企业生产率的内涵[J];建筑管理现代化;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钱燕云;许伟;肖承忠;;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对提高企业生产率的作用的国际比较研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晏玲菊;;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田巍;余淼杰;;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2期[C];2012年

4 张杰;李克;刘志彪;;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中国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5 李志彤;;山西省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生产率变动因素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梁小民;增长靠制度[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剑辉;谨慎乐观心态主导今年美国股市[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夏祖军;中英财金对话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张杰;抓安全要重细处[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5 吴纯忠;改革体制 重霄万里任纵横[N];工人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小梦;贸易模式、市场竞争与企业生产率变动[D];浙江大学;2015年

2 陈艳;出口贸易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罗洋;对外出口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吕卫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出口、FDI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一方;创业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因素与空间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7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17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