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和对策——基于44个国家的跨国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3 17:10

  本文选题:中等收入陷阱 + 经济增长 ; 参考:《财经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文章以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了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采用固定效应、一阶差分GMM和系统GMM计量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做了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政府支出和高抚养比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技术进步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缺乏显著性。对跨越"陷阱"国家而言,投资、消费、技术对其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拉动作用。我国人均GDP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要通过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抑制通货膨胀,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以使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cal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ypical countries that fall into the "middle income trap" and the typical countries that cross the "middle income trap"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of fixed effect, first-order differential GMM and systematic GMM are adopt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conomic growth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inflation,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high dependency ratio have obviou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trap" countries, whil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trap" countries. For countries beyond the trap,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technolog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After entering the upper middle income stage, China's per capita GDP should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ime i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realize the steady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by expanding consumption, increasing investment and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excessive urbanization, restrain inflation and create a st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o as to make our country cross the "middle income trap" smoothl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伍业君;张其仔;;比较优势演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阿根廷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2 倪国华;郑风田;;通货膨胀与“中等收入陷阱”:家庭福利损失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3 蔡f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J];经济学动态;2011年12期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陈昌兵;;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5 邸玉娜;李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分析——基于出口产品密度的视角[J];经济科学;2012年04期

6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J];中国市场;2012年50期

7 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1期

8 蔡f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培强;;保经济增长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发展方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2 王冬琪;;城市化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吗?[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3 陈昌兵;;我国城市化影响政府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证[J];财经科学;2009年04期

4 李胜;;两型社会环境治理的政策设计——基于参与人联盟与对抗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5 施建刚;王哲;;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6 贾美艳;;试论我国社会福利的转型——从“补缺型”到“适度普惠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伍业君;张其仔;;“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解释[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8 李中建;;包容性增长理念与“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化解[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9 刘江;;新时期劳资沟通技巧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10 王长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挑战与路径选择[J];第一资源;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永寿;;中国转型发展的基本问题、突破口和成本化解载体——发展成本化解理论再探[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文;孙懿;;中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解构:本质、挑战与对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3 段学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警惕“新自由主义”[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伟;董二磊;;金融改革是否可以促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魏枫;邢艳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经验与战略选择[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3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8 乔晶;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谭明军;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贤龙;全球经济失衡:劳动力全球化视角的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程显涛;统筹城乡养老金发展模式优化及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甜;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口红利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浩丞;中国与欧盟、东盟的主要出口商品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赵成涛;收入公平、消费公平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郑建雄;福州市房地产市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贺福珍;京津沪三地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的比较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8 徐晶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创新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张菁;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赵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六堂,邹恒甫,叶海云;通货膨胀与社会福利损失[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2 杨宜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5期

3 李名峰;;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蔡f ;王美艳;曲s,

本文编号:1925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25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