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扩大内需:我国居民消费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9 03:23

  本文选题:消费需求 + 宏观调控 ; 参考:《财经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于以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形成要素为调控对象,以各形成要素的影响效应为制定调控政策的依据。基于假定条件的理论推导表明,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大小是其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素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居民消费总需求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增长,因而,我国长期以来以国民收入增长为导向的扩大内需政策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Abstract]: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control of consumption demand lies in taking the forming elements of the total consumption demand of residents as the control object, and taking the influence effect of each forming factor as the basis for formulating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olicy.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based on hypothetical conditions shows that the total consumption demand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its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s' income and the factors of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consum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ctor effect shows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national income has greatly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the total consumption demand of resid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s' income and the propensity to consume of the residents large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the total consumption demand of the residents. For a long time,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f the policy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which is guided by the growth of national income, in regulating consumption demand.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河北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分类号】:F124.7;F12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裕国;消费需求制约经济增长的机理及影响[J];经济学家;1999年05期

2 潘明清;张俊英;;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J];消费经济;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琳;;抵制异化消费与促进低碳消费的若干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韩志萍;1999年国内扩大内需问题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宋光辉;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经济增长与教育关系的一种实证分析(1981-2000年)[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4 杨来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非良性波动的原因及对策[J];财经研究;1999年12期

5 路万忠;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J];财贸研究;2002年01期

6 许进杰;;浅析我国的消费政策效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王键,陆凤山;经济增长中若干因素的定量评价[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许华荣;扩大内需与居民储蓄心理[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9 戴敬明;财政——货币政策主要变量对经济稳定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1年12期

10 秦贤宏;段学军;李慧;;基于EMD的我国经济增长波动多尺度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翠平;潘寄青;;提高我国农民素质,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邓春宁;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德林;农地非农化调控的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D];四川大学;2002年

8 陈忠;信用消费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华金秋;中国居民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会增;外商直接投资对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裴文宾;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贺麟;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龚健;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高文思;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满恒杰;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实证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雷君;基于消费需求的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环境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钱毅文;当代城市青年消费变革及其引导[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伟;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赵东红;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韩永文;;经济增长要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2 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3 李占风;袁知英;;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J];统计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云伟;;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向正在质变[J];上海商业;2007年12期

2 薛永洁;;健全的征信体系对扩大内需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征信;2010年05期

3 许经勇;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套运作[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徐海汇;;转轨时期我国总供求关系评述[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金鹏;;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经济增长[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6 王宏英;曹海霞;;产能过剩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研究[J];经济问题;2007年09期

7 谭旭东;;两次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调控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9年05期

8 邹毅;刘力;;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向正在质变——从国资地产集团整体上市谈起[J];中国房地信息;2007年10期

9 陈孝兵;;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分析与探讨[J];中州学刊;2010年04期

10 王健平;;刘国光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既要抑通缩又要防通胀[J];金融信息参考;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翠;;我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对消费的制约[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郑新立;;当前经济走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刘长庚;伍再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尹世杰;;试论消费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5 程明锦;李应韶;胡于红;;关于提高煤炭行业职工收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探讨[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7 姜光磊;;基于宏观视角的消费需求实证研究[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8 曹顶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高冠县工业经济增长质量[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9 万小艳;;住房公共政策的执行瓶颈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伟;李宁;杨印生;;最优偏离DEA模型及其在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陈佳贵;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2 陈佳贵;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杜艳;宏观调控要结合长期改革与短期调整[N];经济观察报;2006年

4 于培伟;美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及启示(上)[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易宪容;如何增加房地产宏调有效性[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傅勇;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权威调控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隽文 满慧;从数字看为什么要“保增长”[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记者 林立;不断深化改革 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本报编辑部 整理;陈佳贵: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10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震灾不改经济运行趋势 宏观调控政策仍须稳定[N];中国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D];四川大学;2002年

3 赵逸楠;复苏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王金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武晓春;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熊方军;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金海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刘庆富;中国期货市场波动性与价格操纵行为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杨建荣;住房价格中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斐;我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蒙明忠;广东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邸巍;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4 李欣;南宁市经济增长中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王盼红;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余;我国房地产业现行宏观调控政策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7 黄贤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野;我国房地产价格现状分析及调控手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晓静;宏观调控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理论与实证[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樊雪;美国房地产发展历史与一点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9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49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f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