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城市化地区低碳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10:42

  本文选题:城市化地区 + 低碳发展 ; 参考:《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05期


【摘要】:正促进城市化地区低碳发展是推进整个社会低碳发展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积极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一、城市化地区低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碳排放高。城市化地区是人口和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多项研究表明
[Abstract]:Promoting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ization area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at present, more than 200 cities in China have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low-carbon citie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First, problems in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urbanized areas 1. High carbon emissions. Urban areas are the main concentration areas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and several studies show that
【作者单位】: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
【分类号】:F127;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雅文,周雯,周岚,周慧;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城市研究;1999年02期

2 胥麦权;农村城市化地区的公交规划——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11期

3 谌勇,曹捷;略谈快速城市化地区村镇规划的实施——从编制深圳市《龙岗镇镇域规划(调整)》方案谈起[J];小城镇建设;2001年07期

4 刘睿;;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2年14期

5 杨洪;;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怎么节约集约利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10期

6 周干峙;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城镇间的强相互作用——城市规划和城市化的一种新现象[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1期

7 陈贝贝;;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方法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8 方远平;袁奇峰;;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之变:过程、问题及对策——以东莞市东城区为例[J];珠江经济;2008年04期

9 叶浩;濮励杰;张健;涂小松;;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综合质量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10 王冬梅;;快速城市化地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浙江台州的调查[J];社会科学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科;;辽宁中部高城市化地区的过去、现在、未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汪科;;对辽宁中南部高城市化地区的思辩——也谈对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启示[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3 魏立华;;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规划与行政区划的耦合机制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王海勇;;快速城市化地区小城镇产业转型研究——以苏州市木渎镇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许立言;李迪华;俞孔坚;;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元胞自动机模拟——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石一连;;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农地最佳保护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乔娜;;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内部用地经济功能演化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深圳市为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刘永红;张建荣;;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建设用地管理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俊林;刘巍;张贞冰;;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刘永红;王卫城;;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征地留用地规划管理探索与实践——以深圳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洁;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问题[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邵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高度城市化地区改造政府不做唯一组织主体[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3 徐为军 高峰;江苏力推“紧凑型”城镇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4 王芳 游朋;深入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5 刘艳;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课题获奖[N];科技日报;2006年

6 金良富 王芳;高度城市化地区发展与保护的双赢之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7 陈冀;城市化地区该不该养猪?[N];经理日报;2007年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一样的要求 不一样的策略[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9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赵云伟;应重构北京城市形态[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林祖荣;外来人口管理模式要创新[N];联合时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熊威;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项玮;高度城市化地区公路网络布局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霞;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其空间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明林;城市化地区县乡公路调整规划绩效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郑元文;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地系统时空耦合演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许多;青藏高原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1995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95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e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