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冷战性分析
本文选题:日本经济崛起 + 冷战 ; 参考:《东疆学刊》2014年02期
【摘要】:朝鲜战争后,因特需订单高涨,日本经济再次面临经济危机的危险,而朝战后的东亚冷战拯救并复兴了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后为实施东亚冷战战略,华盛顿向日本开放美国市场,对日本产品实施零关税。美国支持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加入科伦坡计划,通过与欧洲多国签订三边协定,帮助日本重返国际经济体系。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获取特别是美国、东南亚、欧洲市场的进入为日本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东亚冷战背景和美国的远东战略为日本实施"经济立国"和"经济外交"创造了绝佳条件,美国的东亚冷战思维也希望日本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强国协助美国实现远东冷战的目的。美国东亚冷战的历史性"恩赐"使日本能够幸运地搭上美国的东亚冷战战车,日本也在1967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Abstract]:After the Korean War, the Japanese economy was again facing the danger of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Japanese economy was again faced with the economic crisis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after the war. After the Korean War,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was opened to Japan to implement the cold war strategy in East Asia, and the Japanese products were opened to the Japanese products. The United States supported Japan's accession to GATT. Colombo plans to help Japan return 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by signing a three border agreement with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cquisition of world capitalist markets, especially in the United States, Southeast Asia and European markets, created conditions for Japan to implement export 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economic diplomacy" and "economic diplomacy" created excellent conditions. The American Cold War thinking in East Asia also hoped that Japan could become a regional power to help the United States achieve the cold war in the Far East. The historic "gift" of the American Cold War was lucky to make Japan a cold war car in the East Asia and Japan realized the economy in 1967. Take off.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分类号】:F1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国梅;;论里根政府的对日军事政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段西宁;“参拜风波"背后的问题[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曹选玉;日本军国主义与侵华战争[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陈静静;张英姣;;美日同盟的出现与冲绳问题的产生[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5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6 邓仕超;冷战后日本“自主外交”的发展及其对东亚合作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5年03期
7 李少杰;;略论尼克松政府对日本政策的转变[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8 付瑞红;;日本能源安全的国内体制保障与启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赵承纲;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历史“敌国”——试论日本朝野在战争责任问题上态度之反复[J];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10 祝曙光;张建伟;;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移民问题与日美关系[J];世界历史;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昭奎;;日本如何走向战败[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11期)[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海波;“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中国与国联的交涉[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4 曹天禄;日本共产党的“日本式社会主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钮维敢;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瑜;旧金山对日媾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咏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与日本劳资关系的重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段永富;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研究(1931-1941)[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引;转型中的日本对外经贸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2 李微;重大危机下的日美同盟[D];外交学院;2011年
3 蒋霏;日本战后人民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杨栋;夏威夷日本移民研究(1885-1945)[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陈雷洋;肯尼迪政府对日安全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王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日美谈判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文宇;中日民间外交的肇始[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一冰;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9年
10 李泰玉;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华外交战略分析[D];延边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晨星;尹海琼;;民营经济崛起的背后[J];财经界;2003年04期
2 徐祝平,刘劲松;中部县域经济崛起: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金融;2005年16期
3 夏亚灵;;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促进中部经济崛起[J];工商行政管理;2006年16期
4 王永华;;河北沿海经济崛起带优势整合战略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张仲芳;;中部各省经济崛起的动态测度与崛起指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1期
6 杨汉忠;;重点推进“四个一” 加速全盟经济崛起[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年Z1期
7 方大春;洪功翔;杨义武;;安徽省经济崛起解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陈泽洪;;日本的经济崛起与人才开发[J];科学·经济·社会;1984年03期
9 金德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将改变世界格局[J];现代国际关系;1994年12期
10 秦待见,马爱华;香港经济迅速崛起原因探析[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保佑;;建立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的动力机制[A];促进中部崛起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亚萍;张明丽;;推动落后山区县域经济崛起的有效途径分析——对十堰发展的思考[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编委会名单[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4 尹成立;;京津廊经济崛起的关键问题探讨[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5 徐斌;;分权、财政联邦主义与中国中部经济崛起——30年制度经验及启示[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尹继东;;江西经济崛起中的就业形势与途径研究[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锦亚;;后记一[A];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尤浩 作者单位 市林业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促进蚌埠经济崛起[N];蚌埠日报;2007年
2 五华县富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云凤;助推绿色的经济崛起[N];梅州日报;2011年
3 记者 涂样生 特约记者 梅新;弘扬光荣传统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N];梅州日报;2011年
4 江西省横峰县委书记 吴宣策;县域经济要创新发展理念[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何碧帆 李锦让 实习生 黄玲敏;咬紧绿色的经济崛起核心不放松[N];梅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常春晖;加快经济崛起 建设幸福之城[N];黑龙江日报;2012年
7 记者 郝静;十年,阿勒泰经济崛起[N];阿勒泰日报(汉);2012年
8 本报记者 田泽宇 陈红林;既要经济崛起 又要蓝天碧水[N];中国改革报;2012年
9 张雷 陈艳丽;连云港工商局推动市域非公经济崛起[N];中国信息报;2013年
10 索小军;履职尽责三年“会战” 助推区域经济崛起[N];贵州政协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欣艳;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中部经济崛起动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亚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崛起的机理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21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2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