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云南省近20年经济发展区域平衡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8 04:47

  本文选题:区域经济发展 + 平衡度 ; 参考:《生态经济》2014年12期


【摘要】:选取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三个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为分析对象,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分析单元,利用年均复合增长率、相对发展指数、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发展平衡度、R/S分析法等方法,对云南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程度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稳步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16个州市间的人均GDP相对发展指数差异较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发展指数差异较小;(3)16个州市间的人均GDP的历年平衡度较低但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衡度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职工平均工资平衡度最高但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4)未来各州市间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将进一步缩小,职工平均工资区域差异仍将缓慢增大。研究成果对于客观认识云南省经济发展历程,以及为进一步研究其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平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ee indicators reflec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selected as the analysis object: per capita GDP, average annual net income of farmers and average wages of workers. Taking 16 cities and towns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alysis units, the average annual composite growth rate and relative development index are use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Gini coeffici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balance degree and R / S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quilibrium degree and its future change trend in Yunnan Province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in Yunnan Province, the average annual net income of farmers and the average wages of workers and staff have steadily increased, but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shown a growing trend)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index of per capita GDP among 16 cities and cities is quite different, while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is quite different.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average wages of workers and staff is smaller than the difference of relative development index.) the average GDP balance of 16 cities and cities in the past years is lower but shows a more obvious upward trend, and the average net income balance of the peasants is higher and shows an upward tre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 capita GDP and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will be further reduced in the future,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average wage of the workers will increase slowly. The research results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further study of how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unnan Province.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机理与优化研究”(41261044)、“基于坡度约束CA模型的高原城镇坝区蔓延驱动力与管控机制研究”(D0102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精明增长的高原城镇用地蔓延驱动机制与管控政策研究”(13XJC790001)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项目“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诊断研究”(201001058)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仁锋;王筱春;刘修通;;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2 张馨之;何江;;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1期

3 王圣云;沈玉芳;;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4 刘新有;何大明;;怒江流域悬移质输沙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地理学报;2013年03期

5 刘刚;刘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格局比较分析[J];调研世界;2012年08期

6 年猛;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7 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年05期

8 者丽艳;蒋朝生;王明友;夏文贵;;抓好核心增长点 推动云南县域经济优质高效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6期

9 黄英;刘新有;;水电开发对河流水沙年内分配的影响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10 刘荣;周银燕;刘光顺;;增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思考[J];思想战线;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1期

2 张海军;蒋国富;;河南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4期

3 李正;武友德;蒋梅英;;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4 王圣云;;多维转向与福祉地理学研究框架重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5 刘新有;何大明;;水电开发对河流水沙特性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J];地理学报;2011年07期

6 马仁锋;王筱春;张猛;刘修通;李文婧;韩博;;云南省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及反思[J];地理研究;2011年07期

7 王圣云;沈玉芳;;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8 高顺成;;中国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际层面的实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9 张海军;张付芝;;基于四类空间权重的河南省县域农民人均收入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10 彭玉婷;朱学芳;马敬;;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主成分聚类分析[J];信息化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贡生;;沿海地区城市群(带)发展战略构想[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斌;谢平;刘静君;刘媛;;径流年内分配情势变异分析方法[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3 丁嵩;李红;;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时空分析——以广东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18期)[C];2012年

4 年猛;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内需空间结构变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新有;袁树堂;谢飞帆;;怒江干流水沙年内分配特征及其变化趋势1[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我国区域人文环境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黄昭昭;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赵京;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D];西北大学;2006年

5 王圣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空间地理学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唐震;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晏涛;促进中部崛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齐亚伟;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许斌;变化环境下区域水资源变异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继扬;科学发展观区域实践探索[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田盛圭;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建寿;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马姗姗;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唐定燕;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吕秋菊;山核桃生产潜力及其策略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8 蒋亚东;豫鲁苏皖省际边缘区发展路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9 王婧;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杨洪亮;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浩;;我国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浅析[J];城市;2006年03期

2 张洪,严丽坤;云南省城市第三产业经济效益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5期

3 郭亚军,董会娟,王杨;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蔡春;;湖北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5 郑红星,刘昌明;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6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7 傅开道;何大明;陈武;叶长青;李运刚;;电站建设对澜沧江—湄公河泥沙年内分配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7年01期

8 何大明;吴绍洪;欧晓昆;彭华;崔保山;;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进展——2006年973计划项目学术研讨会纪要[J];地理学报;2007年01期

9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10 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可云;[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基仓;复杂地形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多尺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媛;;浅析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11期

2 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戴小红;邵月花;;高职经贸管理类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年05期

4 罗泽勇;;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4期

5 李富胜;;历史文化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5期

6 秦鑫;;促进“全民创业”的财税政策选择——以武汉市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11期

7 朱薇;;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1期

8 刘星群;付峥嵘;张乐红;;浅析大京水库发展方向[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8期

9 孙勋成;沈英;于玲玲;宋滨;;面向区域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4年17期

10 周国富;吴丹丹;;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034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34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