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区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全国283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明
本文选题:省区经济差异 + 影响因素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9期
【摘要】:论文通过构建省区经济差异理论逻辑框架,采用283个地级市的数据测算出我国25个省区内部经济差异。从全国和分组别研究的两个视角利用动态面板和静态面板模型对1998-2011年我国省区经济差异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视角来看,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省区经济差异的变动具有解释力;从分组视角来看,不同组别的省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不相同;根据估计结果和解释变量的变动,可以预测出我国省区经济差异总体呈现出下降的变动趋势。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provincial and district economic differences, the paper uses 283 prefecture-level cities to calculate the inter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of 25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Based on the dynamic panel and static panel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the economic difference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11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ional and grouping stud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national perspective, human capital and R & D investment can explain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groups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esti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we can predict that the economic difference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is decreasing in general.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天津海泰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赵晶晶,项目名称《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优化研究》,项目编号CGA130157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干春晖;郑若谷;;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2 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3 何雄浪;郑长德;杨霞;;空间相关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1953—2010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7期
4 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5 周业安;章泉;;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6 盖美;张丽平;田成诗;;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7 吴伟伟;;我国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基于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数据的实证研究[J];求索;2012年05期
8 雷鹏;;人力资本、资本存量与区域差异——基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何冬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效益分析——以蚌埠市与芜湖市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黄森;蒲勇健;;成渝经济区的空间经济机理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模型[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3 常俊喜;卢正惠;;政策效力、经济吸引和边界效应——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4 宋长鸣;;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5 郑群峰;;我国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基于资本配置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0年01期
6 曹广忠;刘涛;;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7 张伟丽;覃成林;李小建;;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8 关伟;朱海飞;;基于ESDA的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时空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9 方大春;洪功翔;刘艳华;;我国区域统筹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0 徐鹏程;李冀;严汉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一个文献综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晓芹;方春洪;吴姗姗;;我国区域海洋产业布局与优势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周吉梅;关楠;;非平衡路径下的经济增长差异——基于资本形成效率的实证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3 何东霞;李彬联;;广东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文化原因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汪鑫;王沣;;区域规划中经济地理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以河北省冀中南区域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5 赵翠薇;邵维懿;;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A];2013年西部十三省区市土地学会学术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韩海彬;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收敛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丁从明;财政分权、经济波动及其效率损失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陈林兴;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省际农村居民消费趋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任建军;信贷配给与区域经济发展[D];湖南大学;2010年
9 宋志涛;经济开放、市场分割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D];山东大学;2012年
10 谢波;中国区域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强;福建省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汤杰;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冯利斐;中国省会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张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建寿;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常俊喜;地方政府与边界效应[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国旗;四川省和重庆市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胡曙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斌;公共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对北部湾经济追赶的影响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2 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4期
3 王洋;修春亮;;1990-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4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5 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6 李小建;樊新生;;欠发达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及其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1期
7 李秀伟;修春亮;;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8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9 欧向军,顾朝林;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10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彭连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方道,朱传耿,孔令平,单勇兵;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4年04期
2 方倩,崔功豪;江苏沿江地区经济差异演变及其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3 陈砺,李晓东;新疆地州经济差异动态变化分析[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12期
4 李显惠;李永实;伍世代;;福建省山海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探讨[J];福建地理;2006年02期
5 蒙丽琴;;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13期
6 李春梅;徐晓晶;;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2010年09期
7 蒙丽琴;;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9期
8 吴爱军;华玲;;中部六省的经济差异现状及评价[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10期
9 董君成;;南北疆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2期
10 高志刚;新疆城乡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新疆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春山;王晓珊;盛修深;刘聪雅;;广东省近15年(1991-2006)县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赵翠薇;邵维懿;;2000年以来贵州县域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分析[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赵翠薇;邵维懿;;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A];2013年西部十三省区市土地学会学术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C];2013年
4 王晓珊;;1990年代以来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佩佩;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任华东;河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蕾;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玉芝;江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成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丁鹏;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刘爱华;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福建省地区经济差异系统分析[D];华侨大学;2009年
7 蒙丽琴;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莉;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及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程新宇;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10 王雪松;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8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7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