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选择及培育
本文选题:面向中亚 + 外向型产业集群 ; 参考:《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摘要】:中亚五国一直是新疆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加快培育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内生动力和现实途径。文章利用德尔菲法得出石油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机电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五大产业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领域,三大核心城市群、各级开发区和沿边口岸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区域。
[Abstract]:The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ve always been Xinjiang'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Speeding up the cultivation of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 clusters facing Central Asia is the endogenous motive force and realistic way to build the core area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By using Delphi method,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five industries, such 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gro-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new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are the priority ar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he three core urban agglomerations. Development zones and border ports at all levels are priority areas for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 clusters.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交通银行新疆区分行;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未来十年中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及新疆的地位和作用研究”(2013XGJ011) 新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基地建设、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050112A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缉慈;林涛;;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7年02期
2 李安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发展[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3 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3年03期
4 胡小娟;;中部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研究[J];求索;2006年07期
5 詹霞;;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研究——以海宁皮革产业为例[J];企业经济;2010年01期
6 王缉慈;张晔;;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困境摆脱与升级前景[J];改革;2008年05期
7 毕燕茹;秦放鸣;;面向中亚,新疆外向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实证分析及思考——基于产业视角[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吕文栋;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乐乐;;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唐素梅;;蚌埠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陈跃刚;吴艳;;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4 王宏顺;贾少萌;;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5 王福君;安甜甜;;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郭静;;安徽博望、高沟两地产业集群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7 孙金钜;;“小产业,大集聚”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基于江苏盐城市盐都区的调研[J];北方经济;2009年14期
8 于正东;;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9 李苏格;;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农业;2011年03期
10 王先庆;武亮;;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批发零售业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柳钦;;以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南;;基于集体行动机制的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构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刘军伟;;浅谈交易费用与产业集群的关系[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李恒;;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信息服务比较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柳钦;;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文忠;;发展集群经济亟待建立科学概念[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乃军;资源枯竭地区产业集群建设演进机理与产业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庞燕;我国中部地区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9 宋敏;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浩;基于博弈论的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杨建喜;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秋红;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唐山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晓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缉慈;林涛;;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7年02期
2 王缉慈;谭文柱;林涛;梅丽霞;;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3 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4期
4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5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6 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7 徐康宁;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产业的新比较优势[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8 黄德春;刘志彪;;开放型产业集群形成中跨国公司的作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例[J];江海学刊;2006年01期
9 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10 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力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透视[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05期
2 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年06期
3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6期
4 刘奇中;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J];价格与市场;2004年06期
5 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03期
6 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7 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8 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9 朱海就;从“能力”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10 刘轩;北京:产业集群需全面升级[J];投资北京;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丽梅;;宝鸡产业集群发展下的中小企业成长[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元;马建兵;;浅析节约型产业集群的构建[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张树巍;;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经济强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唐长春;;浅析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策略[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张金海;刘雯;;浅谈廊坊市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李少武;;论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江辉 王泽平;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N];安徽日报;2005年
2 金兑;要大力促进和发展产业集群[N];安庆日报;2005年
3 阎星 王吉泉(作者阎星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吉泉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成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主要方式[N];成都日报;2004年
4 穆延奎;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集群符合工业化的内在规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张彦明 卞溪;产业集群造就了航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钱志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N];证券日报;2003年
10 仲 钦;产业集群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翠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宏星;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ng;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曹旭鑫;长沙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闵鹏;基于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余泽海;安徽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燕;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麻昌港;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郑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于蓬蓬;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1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9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