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产业结构合理化 + 偏离系数 ; 参考:《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46期
【摘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基本规律以及阶段性波动特征。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正向和反向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反向联动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Abstract]:The deviation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reflects the level of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re is a link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By constructing the model of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in China,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ization lev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untr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periodic fluctu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linkage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finds out the leading factors leading to the reverse linkage between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一元化及缴费适度水平研究”(项目编号:713731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CJL047)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研究”(项目编号:L12DSH018)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农村多元养老模式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项目编号:W201301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1.3;F124.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抗私;高东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2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3 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1期
4 张车伟,蔡f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5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6 丁守海;;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7 范剑勇 ,颜燕 ,王加胜;改革以来就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8 金碚;吕铁;李晓华;;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0年08期
9 常进雄,楼铭铭;关于我国工业部门就业潜力问题的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晓君;刘爱芝;;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斌;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J];农村金融研究;1986年05期
2 王东京,郑介甫,胡平生;试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7年06期
3 林其屏;;产业结构合理化应处理好十个关系[J];赣江经济;1987年05期
4 叶德磊;也谈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与王东京等同志商榷[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8年01期
5 靳娟娟;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现[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年03期
6 陈文婷,姜在德;略论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8年04期
7 汪传旭 ,刘大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量分析模型[J];技术经济;2002年04期
8 方湖柳;结构自组织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J];经济论坛;2003年10期
9 岳映平;徐海燕;;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J];现代商业;2008年29期
10 顾海峰;;产业结构合理化演进中的金融支持机理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研究[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徐也;山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淑君;赵民:盛世之下更要有危机感[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李平;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工业前景看好[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余亭;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增长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花园园;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段全英;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4 张桂英;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5 李洪春;攀枝花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6 张银风;能源和环境约束下浙江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嘉佳;转移支付对中国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4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9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