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资本形成不足与长期经济增长停滞——“资源诅咒”命题再检验
本文选题:资源诅咒 + 人力资本 ; 参考:《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资源诅咒"在中国省域层面是否存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资本形成不足的角度对资源型区域遭遇"资源诅咒"进行解释。理论分析指出资源型区域在资源依赖的形成中挤出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抑制了创新行为,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缓慢。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层面存在"资源诅咒",与资源依赖弱的省份比较,资源依赖强烈的省份经济增长物质资本贡献高,而人力资本贡献低,人力资本没有成为增长驱动力;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形成不足的同时制约了创新,是中国资源型省份产生"资源诅咒"的原因。基于此,破解"资源诅咒"需要提升资源型区域资本形成能力,具体而言:将自然资本向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转化,确保真实财富不减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推进物质资本形成,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Abstract]:"Resource curse"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resource c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ufficient capital formati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oints out that the resource region has squeezed human capital, material capital and inhibited the innovation behavior in the formation of resource dependence, which resulted in the slow growth of the econom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resource curse" in the provincial level of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province with weak resource dependence, the resource dependent province has a high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province, 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is low, the human capital is not the driving force of growth, and the shortage of human capital and material capital has restricted the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d it is the Chinese capital. The source province has the cause of "resource curse". Based on this, the solution of "resource curse" needs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resource based regional capital formation, specifically, to transform natural capital into human capital and material capital, to ensure that real wealth is not reduced,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human capital, to strengthen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material capital and to raise capital. Improve efficiency, improve innovation system and enhance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源型区域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难题对策研究:基于矿业收益视角”(批准号:10AJL009)(主持人:张复明) 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NCET-10-0924) 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评价研究”(编号:201332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4.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2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3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4 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5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6 韩亚芬;孙根年;李琦;;资源经济贡献与发展诅咒的互逆关系研究——中国31个省区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7年06期
7 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雅;黄斌;贾敬禹;;白于山区能源开发对当地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李玫瑰;连序海;;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国式荷兰病”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4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5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6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10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邵帅;齐中英;;“资源诅咒”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能源资源开发与能源型城市经济增长[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9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10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程乘;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企业家寻租视角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骠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9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玉君;程建;;不同成长机会下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2 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3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干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区层面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7期
4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5 徐康宁,王剑;中国工业化进程:国际比较与复合型发展战略取向——关于我国是否能跨越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研究[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6 臧淑英;李丹;韩冬冰;;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1期
7 王文行;顾江;;资源诅咒问题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年05期
8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9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10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飞;;人力资本对浙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07期
2 钱雪亚;王秋实;伊立夫;;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基于总资本框架的估算[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3期
3 苏方林;宋帮英;;山东省资本存量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动的测算:1978-2007[J];山东经济;2010年03期
4 金相郁;段浩;;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面板数据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5 朱志兵;;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年03期
6 田大洲;;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2105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0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