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要素演替的国家级开发区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2 15:26

  本文选题:开发区 + 主导要素 ; 参考:《经济地理》2014年12期


【摘要】:从开发区发展动力要素的演替入手,利用4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面板数据,对21世纪头10年我国开发区发展动力要素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向型经济依然是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强劲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其重要性在逐步下降;劳动力数量和土地面积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式微;区位和行政层级对开发区影响显著。根据面板分析结果,结合国家级开发区的实际,对我国开发区转型提出如下建议:强化开放功能,以深化开放推动转型;实施人才战略,以创新促进转型;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实现转型。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succe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power el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zones and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43 state-level development zon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 factors and their changes of the development zones in China in the first 10 years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troverted economy is still a strong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level development zones,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level development zones, but its importance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The influence of labor force and land area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is low, and the influence of loc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evel on the development zone is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ane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zon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zones in China: strengthening the open function to deepen the opening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implementing the talent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through innovation; classifying the development zones;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o achieve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04)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宏婷;陆玉麒;;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2 戴桂林;张艳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转型升级模式探讨[J];东岳论丛;2011年09期

3 丁志杰;;中国对外开放模式亟须转变[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4 唐承丽;唐凯;周国华;周文丝;;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的整合发展[J];经济地理;2012年03期

5 郑力璇;;试述中国开发区的转型与发展[J];经济问题;2011年09期

6 皮黔生;中国开发区的发展阶段与世界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的比较[J];南开学报;2001年01期

7 安礼伟;张二震;;论开发区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开放高地的培育——基于江苏的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朱卫东;陈劲松;张先锋;;转型条件下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研究:背景、障碍与策略[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5期

9 朱仲羽;经济国际化进程与经济性特区功能形态的演变:兼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取向[J];世界经济;2001年12期

10 姚佐文;陈信伟;;滞后效应视角下的FDI、R&D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演变[J];预测;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媛;兰峰;;土地资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陈楠;;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王满银;肖瑛;何章政;;皖江城市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于丰;;出口加工区改造的模型分析与方案[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5 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6 袁新国;王兴平;;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产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1年10期

7 马玫;王长坤;;新滨海形势下泰达的区域再定位[J];城市;2006年03期

8 林晓艳;何芳;;低集约度高新区二次创业方略——以上海市三个高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0年01期

9 栾峰;何丹;王忆云;;先发地区开发区的局部地段转型发展调查研究——以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10 吴兵,王铮;城市生命周期及其理论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峰;黄金;何丹;;市场化快速转型工业园区的规划引导剖析——以深圳上步片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运科;陈永广;;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外商直接投资及我国招商引资政策探讨[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沈利生;黄娜;;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东亚八国(地区)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4 张晓峒;赵娜;;FDI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5 余壮雄;王美今;章小韩;;FDI进入对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6 孙晓华;田晓芳;;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7 张建华;欧阳轶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对广东数据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3期(总第7期)[C];2003年

8 罗长远;;FDI与国内资本:挤出还是挤入[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总第24期)[C];2007年

9 王争;孙柳媚;史晋川;;外资溢出对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来自普查数据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10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教燎;土地政策传导机制与路径的分析与仿真[D];南昌大学;2010年

2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耀尧;创新产业集聚与中国开发区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金莎;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延平;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丁福浩;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10 李向前;企业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维;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海娟;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蒋东;西安大兴新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何家虎;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肖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吕扬;大城市空间扩展中的产业新城规划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梁永锋;论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孟娇;中国中间产品进口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谭崇静;重庆出口加工区运行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万兆栋;产业集群——开发区发展的战略选择[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辉;国外以大学为依托建立高科技开发区的经验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2 吕薇;关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彭川宇;;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本集聚模式及路径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4 沈宏婷;陆玉麒;;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5 郑静;城市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兼论广州开发区现状及其持续发展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01期

6 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7 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8 张艳;;超越规模之争——论开发区的空间发展与转型[J];城市规划;2009年11期

9 樊杰;陶岸君;梁育填;陈小良;张有坤;;小尺度产业空间组织动向与园区规划对策[J];城市规划;2010年01期

10 张荣,傅绶宁;试论城市开发区群体的合理布局与协调管理——以成都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威海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家雄;效率、技术进步与开发区生产率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作柄;广西开发区建设现状与前瞻[J];广西审计;2000年03期

2 皮黔生;走出孤岛与开发区的历史命运[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3 高智敏;以优质服务为先导 因地制宜求发展──对开发区支行经营情况的调查[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1年01期

4 李成森,王强;我省开发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徐寿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茅于轼;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认为 开发区的发展方针需作大调整[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46期

7 吴璀平;关于加快安徽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1年02期

8 高尚德;开拓进取,争创开发区发展新优势[J];经济世界;2002年07期

9 王厚双,刘钧霆;“入世”对开发区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税务;2002年Z1期

10 王荣炳;蓬勃发展的江苏开发区[J];群众;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旭辉;;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规划探讨[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2013年

2 储金泉;张守敬;;创新开发区用地机制能带来多赢效果——从剖析一个典型事例谈起[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陈家祥;;国家开发区发展新趋势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晓栋;沈体雁;;当前我国开发区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虎;赵艳莉;袁新国;朱凯;;转型背景中的宁波开发区功能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罕哲;赵志庆;;产业“生物圈”与长春汽贸开发区的功能整合[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赖江浩;杨志;;开发区转型的空间组织研究——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规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陆芳;;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9 胡幸;王兴平;;开发区用地构成特征及趋势浅析——以长三角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吕颖虹;;天津开发区商会发展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怀明;四家县(区)开发区“晋升”省级开发区[N];蚌埠日报;2006年

2 梅传众 路熙娜;开发区要做教育强区[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3 张泓;开发区:去年完美收官[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4 张泓;天津开发区首次调查城镇住户基本情况[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5 记者 蔡永海;全市开发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N];长春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欣楠邋通讯员 杨开华 张敏;武汉开发区争当“三个排头兵”[N];长江日报;2007年

7 李正图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企业发展要关注开发区竞争优势的演进(下)[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康源;高端创新升级北京开发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9 吴宝娟 记者 郑鸿;开发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N];大连日报;2006年

10 郑鸿;内资企业争挑开发区经济大梁[N];大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伟;对台招商主体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晓路;天津开发区产业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吴启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家级开发区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詹水芳;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郦文凯;吉林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进;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钱宁君;异地联合开发区建设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沈永明;产城融合理念下的开发区空间整合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8 王蒙;上海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聂小艳;城市开发区的空间整合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

10 于苏建;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地域过程的选择与开发区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17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17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