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税负公平、收入差距与再分配:一个微观层面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14 15:37
【摘要】: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本文利用CGSS2008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税负公平、收入差距与再分配的关系。研究证实,居民感知的税负公平与其再分配偏好显著相关,与那些认为税负不公平的居民相比,认为税负公平的居民具有更弱的再分配偏好,即对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更加认同;居民感知的收入差距与其再分配偏好显著相关,居民感知的收入差距越大,其再分配偏好就越强烈,这表明,"抗拒理论假说"在我国居民中得到验证。此外,边际效应估计表明,与其他相关变量相比,税负公平变量和收入差距变量对再分配偏好的边际影响较大,这表明,我国居民所感知的税负公平和收入差距对其再分配偏好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应该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税制体系。与此同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
[Abstract]: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income gap and unfair distribution is a major realistic challenge facing China. This paper uses CGSS2008 data and uses Ordered Probit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fairness, income gap and redistribution from the micro level. The research confirms that the tax burden equity perceived by resident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ir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and those who think tax is tax. 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residents, the residents who think that the tax fair is fair have a weaker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that is, the current income distribution is more recognized; the income gap perceived by the resident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the greater the income gap is, the stronger the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of the residen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esistance theory hypothesis" is in our country. In addition, the marginal effect estimates show that the marginal effect of tax fair variable and income gap variable on the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is larger than other related variabl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ax burden equity and income gap perceived by our residents have a mor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ir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Du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he revolution, 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fiscal and tax system and gradually form a system of tax system conducive to social equit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income gap and unfair distributio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限理性行为与个人纳税遵从”(7117307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税收公平:测量方法与公平度度量”(12YJC790240)
【分类号】:F812.42;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我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来源数据与角度的考察[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2 潘春阳;何立新;;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中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3 刘怡,聂海峰;间接税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4 聂海峰;刘怡;;城镇居民的间接税负担: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估算[J];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5 郭庆旺;吕冰洋;;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6 何其春;;税收、收入不平等和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7 岳希明;徐静;刘谦;丁胜;董莉娟;;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8 孙明;;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J];社会学研究;2009年03期

9 安体富;任强;;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J];税务研究;2007年10期

10 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苇苇;;浅论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作用[J];才智;2010年20期

2 张晓林;靳共元;;我国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与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5期

3 张涌洪;;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4 李宇;刘穷志;;收入不平等与最优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再分配系统[J];财经论丛;2012年03期

5 程子建;;增值税扩围改革的价格影响与福利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10期

6 张德勇;杨之刚;;加快公共财政建设的九大任务[J];财贸经济;2007年11期

7 吕冰洋;禹奎;;我国税收负担的走势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8 刘怡;聂海峰;;增值税和营业税对收入分配的不同影响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9 安体富;蒋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J];财贸经济;2009年07期

10 常世旺;李齐云;;中国省级税收负担与征管绩效:基于主体税种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建宝;段景辉;;中国城乡家庭收入差异解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童锦治;李星;王佳杰;;关于增值税“扩围”的税率选择与居民消费变动的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聂海峰;刘怡;;城镇居民间接税负担的演变[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4 王菲;吴愈晓;;当前中国影响主观性别角色态度的因素分析——基于CGSS2010年调查数据[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巍;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韩仁月;税制结构变迁、效应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明;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D];复旦大学;2011年

6 崔志坤;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孙智勇;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9 金振宇;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及其对消费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谭晓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珊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汤群群;我国低收入阶层财税援助政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锦明;零售环节价税分列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赵丽芝;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5 孔康妮;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周敏;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妍;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赵晓军;媒体从业人员的身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郭楠;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王东焘;我国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弱化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桂芝;;中国税收对居民收入差距分类分层调节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居民视角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收入分配与再分配角度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3 刘初旺;我国消费、劳动和资本有效税率估计及其国际比较[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实证分析:1995-2006[J];财经论丛;2008年03期

5 王剑锋;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分析研究——以我国城镇居民支出结构为考察基础[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6 李实;赵人伟;;收入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吗?[J];理论参考;2006年10期

7 王韬,陈平路,周建军;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及其在中国的适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8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9 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累进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10 郝春虹;中美个人所得税税率累进程度比较分析[J];财政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惠;;论税负公平[J];法学家;1994年06期

2 程瑶,章冬斌;现行“四金”税前扣除规定有悖税负公平[J];涉外税务;2001年12期

3 张秀利;;论税负公平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J];中国市场;2009年32期

4 赵自云;税负公平的体现[J];福建税务;1995年07期

5 郎立研;关于税收中性和税负公平问题[J];财贸研究;1995年03期

6 潘石,孙飞;论中国税负公平原则[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朱喜安;税负公平测定的几个具体问题[J];计划与市场;1999年12期

8 戴罗仙;税负公平刍议[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聂庆轶;个人收入分配的税负公平[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马剑平;我国目前不应该减税 而应促进税负公平[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贾永青;只有税负公平才有企业之间真正的公平[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通讯员 田春雨;创新五步法 推进个体税负公平[N];赤峰日报;2008年

3 东方愚;总量剧增之下更应注重税负公平[N];中国工业报;2007年

4 张华;应注重税负公平与地区差异[N];南方日报;2007年

5 王宇 李延霞;个税新条例体现税负公平原则[N];商务时报;2008年

6 李龙;税负公平比扩征财产税更重要[N];广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丽辉;填平“洼地”方能税负公平[N];人民日报;2014年

8 午言;股市期待税负公平[N];人民日报;2011年

9 东方愚;必须关注税负公平和地区差异[N];东方早报;2007年

10 陆卫兵;对个税税负公平问题的探究[N];江苏经济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剑平;促进我国内外资企业税负公平的对策[D];暨南大学;2004年

2 张秀林;企业成长与税负公平相关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张冠薇;电子商务下的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2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22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