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新时期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6 13:28
【摘要】: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吉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科教资源、产业技术、平台载体和政策机制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创新、产业、融资、协同四个系统的结构失衡是造成科技创新水平差距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优势,深入挖掘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潜力,吉林省应结合省内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实际,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实践层面着手推进。
[Abstrac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 strategic support for improving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Jilin Province has advantages in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dustrial technology, platform carriers and policy mechanism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innovation, industry, financing, etc.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 of the four cooperative systems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the gap i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tap the potenti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Jilin Province should combine the rea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and proceed from the macro policy level and micro practical level.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谷国锋,滕福星;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J];经济纵横;2003年01期

2 顾群;翟淑萍;苑泽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效率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保华;孙永杰;;论驻马店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J];沧桑;2011年02期

2 李敏;;浅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J];硅谷;2008年08期

3 李爱玲;王振山;;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投资的非线性特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0期

4 彭本红;李太杰;;创业型企业创新活动的博弈分析及创新策略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8年01期

5 彭纪生,刘春林;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6 梁水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成就、问题及战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文娟;;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尹士;;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R&D投资[J];科学决策;2014年08期

9 刘总理;余秀丽;;浅谈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兼谈陕西科技自主创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肖治宇;;浅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越松;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文华;技术进步与延边产业结构调整[D];延边大学;2004年

3 罗建平;科学技术与“江西中部崛起”战略关系探讨[D];南昌大学;2006年

4 葛晓丽;高技术企业的模仿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徐荃子;西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杨雪花;延边地区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刘明;中国海洋经济的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刘俊强;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群;邓路;;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高技术产业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2 方旋,刘春仁,邹珊刚;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9期

3 唐要家,唐春晖;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4 刘晓宁;徐光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DEA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7期

5 陈修德;梁彤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SFPF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08期

6 顾群;翟淑萍;;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7 王冀宁;陈之超;;融资约束、财务风险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基于273家深市中小公司4年面板数据的检验[J];求索;2010年09期

8 毕晓方;姜宝强;;财务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04期

9 俞兆云;陈飞翔;;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8期

10 陈震;经济转型期区域技术创新及评价设计[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跃军,张锦;区域发展战略西移中的区域均衡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人口学刊;2003年05期

2 陆大道,刘卫东;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综合研究的意义、进展与任务[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3 ;长江中游经济区域发展的建议[J];港口经济;2003年03期

4 黄根兰;区域发展:何处寻求大智慧[J];中国改革;2003年08期

5 黎列;;谋求民营经济大发展 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J];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6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课题组;;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国际比较[J];浙江经济;2005年08期

7 刘文超;以科学发展观解读“统筹区域发展”[J];理论界;2005年01期

8 蒋巨峰;统筹区域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四川省情;2005年01期

9 徐晓海;论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发展中的制度安排[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赵坚;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区域发展的探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新因素、新格局、新问题[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周学政;;发挥首都科技辐射作用,促进“泛首都区域”协调发展——北京科技对泛首都区域发展的意义[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薛益忠;;都市在台湾区域发展上的角色[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周明钧;;学习邓小平区域发展思想 全面加强桂粤经贸合作[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孙丽霞;梅红霞;;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6 沈正平;储胜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朱礼安;吕维国;;新时期场县共建的重大意义与区域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8 柳建文;;民间组织在我国地方合作与区域发展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9 薛健;;对实施《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规划》的思考[A];大关中发展研究(第六辑)[C];2012年

10 葛昭攀;王铮;;我国经济的收敛性及区域发展的多重均衡态实证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魏健 记者 王亦卫;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讨会举办[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广平;我省部署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N];贵州日报;2011年

3 见习记者 杜斌伟;全市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召开[N];陇东报;2011年

4 记者 秦菲菲;国家级开发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N];上海证券报;2012年

5 吴涛;我国区域发展日趋均衡[N];西部时报;2012年

6 记者 李亚冰;《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获国务院批复[N];承德日报;2012年

7 马志刚;统筹区域发展新起点[N];经济日报;2012年

8 自治区扶贫办、发改委;六盘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宁夏片区规划解读[N];宁夏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吴萍 通讯员 袁业飞;解放思想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全面实现祁连七个区域发展目标[N];祁连山报;2012年

10 记者 赵虹 李平 特约记者 杜登波 岑飞;从一生之城看如何谋划区域发展[N];十堰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惠敏;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区域发展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侯仁勇;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胡静;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晏涛;促进中部崛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群荣;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3 曹颖锐;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西北大学;2013年

4 张卓;区域发展定位的一般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国茂;区域发展中的路径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李鹏嵩;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7 郑莹;基于区域发展的项目选择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穆晓敏;山东省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及其协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蒋育梅;胡锦涛统筹区域发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0 吴得文;福建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6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26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