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ational poverty pattern has been basically eliminated, but the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h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lements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divides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of the national poor counties, and takes the Ningxia West Haigu area and the Yunnan Nu River state as the In this cas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ss developed regions, including the weak overall bearing capacity, the overload of th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loa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hange response among the factors, the limited potential of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huge cost of repair after overload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are explained by the flow and migration of the overloaded popul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terregional interac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process of large-scal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emerging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disasters and climate warming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overall carrying capacity are also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7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6)
【分类号】:F127;X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重压下的妥协[J];环境保护;2009年15期
2 胡晓;王金;胥留德;;论欠发达地区消减环境不公何以可能[J];重庆与世界;2011年21期
3 李云;;欠发达地区会计专业现状研究——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4 万加连;谈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J];中国环境管理;1994年05期
5 甄健;欠发达地区围绕经济建设搞好服务的几点体会[J];中国环境管理;1996年04期
6 黄学良;一个欠发达地区人才状况的实证分析[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三大机遇”[J];山东环境;2001年05期
8 赖云;;浅议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的对策[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5年06期
9 徐秀玉;陈忠暖;;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区位非优分析及发展探讨——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3期
10 夏金林;文雅香;;太平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转型案例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素华;;创新政府管理,维护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欠发达地区投资战略研究》课题组;刘佩勇;郭居珍;李秀昆;张雪峰;;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战略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4年度)[C];1994年
3 李泽民;;基于中国国情的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探究——兼论我国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冯家臻;常平阳;吴刚;;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探讨——以陕西为例[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马国民;;欠发达地区需加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韦广雄;;村域社会基础秩序建构与欠发达地区村民自治的发展[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晓驰;;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强化“三个意识”[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其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9 邓大可;;略论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底蕴和积淀[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曾会杰;;求真务实,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信息化[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首席评论员 李巨微;让更多财政资金注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N];东方早报;2005年
2 陈超然;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N];农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施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推动欠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N];浙江日报;2003年
4 记者 周咏南;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N];浙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田新元;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新农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孙t;推3美元软件 盖茨欲“播种”欠发达地区[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宋波;欠发达地区更应增强创新理念[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郑昭 周琳;出台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工程办法[N];福建日报;2007年
9 刘爱;欠发达地区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贵州日报;2006年
10 张良斌 崔向科;浙江省大力实施山海协作工程[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奎;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2 马江;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魏勇;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晏磊;欠发达地区支农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吴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贾丽萍;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建[D];吉林大学;2008年
9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赖应辉;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云;山东省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韵;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胡晓;欠发达地区环境公平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莹;支持环首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金融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覃剑;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承担生态屏障的矛盾及其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许鲜苗;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路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丽娅;欠发达地区政府准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8 凡艳芳;高新技术长入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环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周盈;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隐性流失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晓岗;中部欠发达地区村干部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8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4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