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升级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30 14:13
【摘要】:本文将产业升级的结构效应从经济总量中分离出来,考察产业升级对EKC峰值和位置的影响。利用中国1998-2010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以CO2排放总量衡量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呈现出明显的倒U关系,我国省际层面的CO2库兹涅茨曲线是存在的;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会对EKC的峰值和位置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会使得EKC向左下方移动,EKC峰值会提前到来,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也会得到减轻;而现阶段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EKC向右上方移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al effect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re separated from the total economic volume, and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on the peak and position of EKC are investigated.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1998 to 2010 shows that, on the one han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measured by the total amount of CO2 emissions is obviously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provincial CO2 Kuznets curve exists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eak and position of EKC.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will make the peak value of EKC move to the lower left,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be alleviated. And the increase of industrialization at this stage will cause EKC to move to the upper right.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30197)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7)
【分类号】:F121.3;X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成伟;陈亮;;资源开发、产业结构演进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介传导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3期

2 于卫国;;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1期

3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张连众 ,朱坦 ,李慕菡 ,张伯伟;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伟清;;长三角外贸、FDI与环境污染的长短期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与VECM检验[J];北方经济;2009年20期

2 李斌;汤铸;陈开军;;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3 罗经华;徐少君;;对外贸易、FDI与我国环境污染动态效应、区域差异[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4 田明华;高秋杰;吴红梅;;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新领域[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5 邓柏盛;宋德勇;;Why FDI helps China’s environment but exports do not[J];China Economist;2008年06期

6 赵成柏;毛春梅;;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7 杜希饶;刘凌;;贸易、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开放经济下的一个内生增长模型[J];财经研究;2006年12期

8 高红贵;;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的财税驱动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9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10 许统生;薛智韵;;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总量、结构、要素分解[J];财贸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润润;邓祥征;赵永宏;郑新奇;;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关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姜双林;;环境倾销理论对浙江环境法制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从贸易与环境的视角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3 高红贵;;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学刚;;“经济发展-政府规制-公众参与”的环境影响分析框架及实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5 王平;刘致秀;朱帮助;;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6 翟岁显;;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增长对区域环境影响研究——基于“侧U型环境曲线”理论假设的思考[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付海;马敬昆;张家山;王瑾瑜;潘星宇;;中国能源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9 刘瑞翔;姜彩楼;;从投入产出视角看中国能耗加速增长现象[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10 臧良震;张彩虹;;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方式与CO_2排放量的动态响应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孙韬;综合水资源管理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光华;苏州市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佟婷婷;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张学敏;江浙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比较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4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文兰兰;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郑风云;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纪红军;FDI引入对中国区域工业TFP和环境绩效影响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娴椒;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高新利;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2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3 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1999年01期

4 洪世键,黄良浩;我国区域分工演变和未来趋势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09期

5 于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回顾与评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8期

6 孙庆刚;秦放鸣;;“资源诅咒”在我国省际层面传导机制研究——兼评《“资源诅咒”:制度视域的解析》[J];经济问题;2010年09期

7 沈利生,吴振宇;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8 朱钟棣,鲍晓华;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的关联影响——反倾销税价格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10 张亚雄;赵坤;;北京奥运会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影响——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森;王国权;;二烷基苯基磷(膦)酸酯重排和水解反应的结构效应[J];有机化学;1992年05期

2 戴萃辰;胡惟孝;蒋明谦;;多电子共轭基团的结构效应[J];分子科学学报;1985年02期

3 陈耀焕,盛怀禹;溶剂萃取分离锂同位素中的阴离子结构效应[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5年05期

4 步宇翔;;苯系衍生物环结构特性指标的~(13)C-NMR方法[J];化学通报;1991年06期

5 李达;;上海经济增长、结构效应与污染排放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04期

6 ;全国第一届溶剂萃取会议部分论文摘要[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6年02期

7 赵莉,许吕崧;纬编提花组织编织时上三角排列对花纹的影响[J];纺织学报;1982年08期

8 丁健生,张礼华,高复昌,张炳岳,陈允鸿;钠硼玻璃的γ—辐照结构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9 程敏;;中越纺织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何伟怡;尹贻林;陈伟珂;;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技术的结构效应——基于HSE和可靠性问题的PHA集成研究[J];矿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磊;;体育产业的结构效应[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2 伊文婧;;中国与发达国家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士云;刘琛君;;跨国公司垄断性并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市场结构效应视角[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吴舜泽;逯元堂;朱建华;贾杰林;赵喜亮;;工业COD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刘中显;4万亿投资结构效应前瞻[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系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少华;开放条件下如何实现军工结构效应[N];中国国防报;2011年

3 东吴证券 罗标强;“物价上行 经济下行”预期强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涛;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孙笑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王海文;服务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光明;服务业FDI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夏天;中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梁明;中国政府投资的城乡结构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5 王永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周磊;货物贸易及其政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袁艺瑞;FDI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转换份额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裴前丽;中国对外贸易对碳排量的影响以及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9 陈春燕;中国工业经贸发展对工业COD污染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张宪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市场结构效应研究[D];聊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3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13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