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当前动荡的原因及中国的应对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turmoil and economic risks in some emerging econom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erging economies and large countries. They are divided into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strong alliances with the major powers", "emerging economies that move between major econom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Europe" and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represented by China". Then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even social unrest from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perspectives. On this basis, it also analyzes the risks faced by China's economy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pectiv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新兴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112;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经济”能否拉动2000年中国经济?[J];改革与理论;2000年02期
2 ;权威人士和机构展望2000年中国经济[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3 吴明;《奠基——新中国经济五十年》简介[J];经济学动态;2000年04期
4 林欣桦;一九九九中国经济大戏连台[J];外向经济;2000年Z1期
5 李泊溪;21世纪的中国──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续)[J];国防科技工业;2000年01期
6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四大特点[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10期
7 张者;21世纪中国经济焦点访谈[J];经贸世界;2000年01期
8 厉以宁;2000年中国经济9大问题[J];领导文萃;2000年03期
9 曲力秋;牟雨;;2002年中国经济命悬何方?[J];新经济;2001年12期
10 朱荣科,朱昱晟;论经济“硬瓶颈”[J];北方经贸;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志凯;;抗美援朝与新中国经济[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葛扬;周海波;;基于公共供给视角的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3 王军;;2012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4 李迅雷;;2010年中国经济走入“偏热区间”[A];二00九年冬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0期)[C];2010年
5 颜鹏飞;丁霞;;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新探索——兼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高善文;;转型之痒[A];二0一0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2期)[C];2010年
7 王东;;西方媒体为何又转而“唱衰中国经济”?[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雪松;;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化趋势[A];2013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3期)[C];2013年
9 刘遵义;;如何改变发展方式?[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华如兴;;第五章 21世纪中国经济的战略与展望[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20年 见证中国经济发展[N];经理日报;2007年
2 王苏喜;双防2008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N];西安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伟勋;唱衰中国经济 国际投行杞人忧天[N];中国贸易报;2010年
4 张云龙;龙永图:“两大转移”可保中国经济继续快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实习记者刘方圆;首届中国经济年会在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晓午;2012年中国经济三大猜想[N];中国经营报;2012年
7 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倪金节;不必盲目看空中国经济[N];中国经营报;2012年
8 郭 辑;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8.2%和8.6%[N];经济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郑立华;高度不平衡制约中国经济发展[N];中国商报;2012年
10 雷敏;“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小幅回升”[N];中国信息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巴图;新科技革命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洁;苏联因素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珠玲;欧债危机对中国金融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21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21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