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当前推进RCEP谈判的几点思考
[Abstract]:On November 20, 2012, during a series of leaders' meetings in East Asia,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RCEP) negotiations were announced,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The negotiators include 10 ASEAN countries and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India, with which they have signed free trade agreements. ASEAN hopes to strengthen ASEAN's central position i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y promoting RCEP negotiation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SEAN Community and promoting regional industrial value chain.
【作者单位】: 商务部研究院;
【分类号】:F11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宁;东盟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关系[J];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2 ;话语[J];WTO经济导刊;2004年08期
3 王勤,刘静;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与前景[J];东南亚研究;2004年06期
4 欧阳欢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5 武大略,李碧华;关于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一些意见[J];东南亚纵横;2002年12期
6 王玉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进展[J];当代亚太;2003年01期
7 刘昌黎;日本与东盟经济合作新进展及其问题——评日本—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J];日本学刊;2004年02期
8 罗时熙;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经济[J];东南亚研究;1979年01期
9 猜皮帕·库拉奇得;加强东盟与印支国家的合作[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6年10期
10 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新立;;抓住开放机遇 加快广西发展[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2 佟志广;;更加自觉地乘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利用WTO平台发展我国经济[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宿涛;刘居艳;文艳;;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简介[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韩天森;;WTO贸易自由化原则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影响及其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5 郑新立;;抓住开放机遇 加快广西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6 张永庆;;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中国与东盟(10+1)各国概况信息一览表[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8 彭斯达;潘黎;;论美国新经济对亚太经济格局的影响[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金芳;;变化中的世界生产体系及其对中国的挑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10 王茂林;;加强区域一体化 应对经济全球化[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陈媚 实习生黄冰;“自贸区建成将给广西带来大好机遇”[N];南宁日报;2009年
2 于丽;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有望“早期收获”[N];中国企业报;2003年
3 成锋;东盟加快建立单一市场步伐[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4 陈支农;亚洲经济一体化一路快跑[N];经理日报;2004年
5 曼谷;欧洲人看东盟[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6 商务部研究院亚非部 张威;中国-东盟 领跑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进程[N];国际商报;2004年
7 记者 丁文健邋孙吉光;东亚区域合作中国—东盟“一马当先”[N];国际商报;2007年
8 刘军红;小泉舞剑 意在东盟[N];中国经营报;2004年
9 谷裕;亚洲一体化:小国牵着大国走[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10 古小松 刘建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N];广西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李丽;泛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咏梅;东盟主导东亚经济合作原因、问题与趋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姜运仓;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黄定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廉东;汇率变动、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与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04年
10 Muhammad Saim Hashmi;贸易自由化与减贫基于发展中国家间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根建;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2 丁丽娟;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国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湘潭大学;2004年
4 韩雪冬;贸易自由化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D];厦门大学;2007年
5 戴勇;贸易自由化下我国收入差距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6 谢娴;贸易自由化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王华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业布局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于涛;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刘茜;中国贸易自由化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欧定余;东盟合作发展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湘潭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32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3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