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从同质化竞争到多样化互补与共荣:泛长三角时代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9-10 08:28
【摘要】: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区域治理空间的拓展,经历了从"上海经济区"的成立与消亡到长三角区域治理的"15(+1)"模式的形成与初步成熟,再到向泛长三角区域辐射与扩容之演变过程,这意味着区域治理模式开始从基于分割治理的同质化竞争模式向基于多元共识的多样化共治模式的转型。泛长三角时代区域治理的理论逻辑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型构长江三角洲区域治理优化的新格局;二是型构泛长三角区域治理优化的新格局;三是型构从器物(基础设施)到政策(产业分工等)再到制度(公共服务与政府治理)的独特发展道路。泛长三角时代区域治理的实践逻辑,体现在从重区域治理组织形式的行政化倾向向重区域治理组织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倾向之转变、从重主题合作的选择到重合作机制的构建之转变、从有选择性的试错式合作到整体性规划与治理之转变这三大转变之上。长江三角洲区域治理空间拓展至泛长三角区域,其深层次战略意义在于,当代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开始从原来的分层化走向立体化,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为当代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一条区域治理的新路,即从东部率先发展到中部崛起,再到东部率先发展与中部崛起二者并立,继而走向东中部地区的联动发展,最终走向全国均衡发展的立体化发展战略新格局。
[Abstract]: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governance spac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experienced the formation and initial maturity of the "15 (1)" model from the establishment and extinction of "Shanghai Economic Zone" to the "15 (1)" model of regional governa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n to the evolution of radiation and expansion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means that the regional governance model begins to change from the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model based on split governance to the diversified co-governance model based on the pluralistic consensus.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regional governance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era i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one is the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governance optim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other is the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governance optimization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The third is the unique way of development from equipment (infrastructure) to policy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to institution (public service and government governance). The practical logic of regional governance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era is reflec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tendency of the regional governance organization form to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endency of emphasizing the regional governance organization form. From the choice of thematic cooper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from selective trial and error cooperation to holistic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The regional governance spac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extended to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ts deep strategic significance lies in tha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ntemporary China begins to move from the original stratification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Its historical mission is to explore a new way of regional governance for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is, from the east to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region. Then it moves towards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and finally to the new pattern of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包容性公民文化权利视角下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研究”(12&ZD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锋;;我国区域治理问题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2 任剑涛;区域治理的国际视野——解读广东国际经济发展咨询会[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袁政;;新区域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1年02期

4 喻锋;;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转型及其结构特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刘锋;袁鹏飞;;试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的新疆乌昌一体化[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谢涤湘;江海燕;;珠三角城市群地区的区域规划与区域治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思考[J];规划师;2011年01期

7 马海龙;;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及二者的竞争与依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曾望军;刘飞跃;;论我国大都市区域治理的经验借鉴与模式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6期

9 姚尚建;;从市场保护到权利发展——转型社会中的区域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马海龙;;京津冀区域治理的模式选择[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成昆;刘宝成;;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治理研究[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前言[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谭兴中;;治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探讨——以成渝经济区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波;;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报告[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庆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分论坛:东亚合作才能繁荣[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罗绍宏 王丽华;三角区的变迁[N];青海日报;2007年

3 西牧林 刘芳;广饶县绿色产业奏响经济强音[N];东营日报;2007年

4 南新;南召:特产经济富甲一方[N];农民日报;2007年

5 胡永红 方立;“台山申遗”铺开三大工程[N];忻州日报;2008年

6 佐刚 徐若愚;“双赢”之路[N];抚州日报;2010年

7 刘金海;五台县铺开三大工程力推五台山“申遗”成功[N];中国旅游报;2008年

8 郑英;“幸福江阴”成为中国“幸福城市”样本[N];江阴日报;2010年

9 刘霞 赵俊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后世博时代长三角安全圈发展框架与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记者 管炜 特约记者 吴克学;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对收缩转移战略进行修订完善[N];通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海龙;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的区域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书明;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乔德中;当代中国区域治理中的府际合作创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邹雅琳;区域性经济社会化解危机的途径[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3 韩卓;天津滨海新区新型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邱诗武;珠江三角洲区域行政协同机制构建探究[D];广州大学;2012年

5 龚雪;我国都市区政府间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美萍;我国区域协调的制度安排[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7年



本文编号:2233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33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