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规律、动因与影响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reality of the world economy show that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Only by proceeding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can we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basic law of international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clarifies the principle that economic factors and economic elements of globalization determine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ursuit of higher returns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the ca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supply structure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input of idle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inflow countries, and attempts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operation of 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1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幼文;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及其国际分布[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2 陈健;徐康宁;;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地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3 张幼文;;从廉价劳动力优势到稀缺要素优势——论“新开放观”的理论基础[J];南开学报;2005年06期
4 葛峙中;外商直接投资区位聚集的经济效应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幼文;薛安伟;;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6 张幼文;梁军;;要素集聚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J];学术月刊;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4 刘祥琪;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陈乐乐;;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张士杰;王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姜遥;王慧;;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8 吕德中;美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跨文化可推广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9 陈惠;;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安徽电子商务的竞争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宏;王泽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及培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薇;;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曾宪植;;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陈树文;任筱楠;;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5 宋天和;莫垎;;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宋北光;;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A];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研究[C];2011年
7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韩平;程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形成机理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高见;;构建共性协作网络 打造支持服务平台——粤东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政策指引[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10 蔡建明;杜姗姗;;北京市综合性观光农业园效益影响机理及调控策略[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玲;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国艳;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田莉;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孙红;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三保;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素华;外资对上海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2 刘恩专;外国直接投资产业带动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1998年10期
3 岳中刚;地区间竞争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利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4 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异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5 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9期
6 方勇,张二震;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7 谭晶荣 ,张德强;对我国利用FDI项目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5期
8 易纲;萧条经济的回归:一个世界性的课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9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10 薛澜,沈群红,王书贵;全球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布局──基于跨国公司在华独立研发机构 行业分布差异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N];解放日报;2006年
2 国纪平;[N];人民日报;2006年
3 刘维佳;[N];学习时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幼文;;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阶段理论建设的主题[J];学术月刊;2006年03期
2 刘凯佳;胡畔;;浅析国际投资自由化趋势下我国经济的现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4期
3 张幼文;;双轮趋动: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4 柴忠东;试析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若干显著变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01期
5 戴相龙;;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直接投资[J];中国金融;2010年13期
6 王军,侯玉卿,刘晓宁,田小庄;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及原因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7 张幼文;;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开放型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与走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3期
8 ;《世界经济研究》1993年1—6期总目录[J];世界经济研究;1993年06期
9 张天桂;;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与中美贸易不平衡[J];生产力研究;2008年19期
10 张幼文;;要素集聚与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主题[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贸易的发展——2005年9月17日在第14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大会上的演讲[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2 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准备[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3 王占峰;董彦鹏;;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法律全球化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唐启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程伟;;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许克俭;;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品牌国际化[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张亦春;许文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特区发展[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胡代光;;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我们的对策[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10 蒋晓慧;;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资本市场[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俊;加强国际直接投资风险立法刻不容缓[N];法制日报;2007年
2 梅新育;优惠政策并非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决定因素[N];东方早报;2005年
3 姜云飞邋赵蓓文;打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N];解放日报;2007年
4 裴长洪;关于利用外资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秦志刚;国际投资总体环境开始缓慢改善[N];国际商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吴建初;“9·11事件”与世界经济[N];组织人事报;2002年
7 ;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N];发展导报;2001年
8 马增茂;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梅赞宾;对症下药求发展[N];国际商报;2002年
10 冯德连;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本地化趋势[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南;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徐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徐铁骏;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宏平;经济全球化与道德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黄真伟;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行为准则新变化与中国“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凡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明;论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双向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熊媛;外资准入法律制度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李彰;中国西部地区吸引国 际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邓仕燕;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D];湘潭大学;2007年
5 刘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李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杨素华;国际直接投资与珠海利用外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马蔷;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9 樊大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动因及地区差异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谢飞娜;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及其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40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4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