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经济过度增长、生态失衡与“增长主义”的根源

发布时间:2018-09-18 18:46
【摘要】: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即"增长主义"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思想认识根源、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和具体的体制机制原因。增长主义者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贯彻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并且对增长主义的各种副作用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定增长战略时没有把生态状况作为约束条件,过高估计高增长的必要性,错误认识宏观调控的作用,对市场机制的自利动力抑制不足。地方领导干部追求经济增长动力超强,不仅仅是基于晋升、保职和增加财政收入等动机,还有腐败诱惑力大的因素,非民主的经济决策机制是增长主义的关键性机制原因。
[Abstract]:The tendency of excessiv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i.e. the formation of "growth doctrine", has many ideological and cognitive roots, profound socio-economic roots and specific institu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reasons. The local leading cadres'pursuit of super-power of economic growth is not only based on promotion, job security and financial revenue. Opportunity, and the temptation to corruption, is the key to growth, with undemocratic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当代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动力成本上升支撑经济结构优化的机制与政策影响研究”(项目号:14CJL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22;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然;苏福兵;陆曦;朱昱铭;;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2 宋绍英;论日本的经济增长主义[J];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06期

3 郭广珍;李绍平;黄险峰;;经济发展中的地方官员行为研究——基于政治晋升、财政分权与腐败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4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5 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6 郁乐;;环境问题中的价值选择与利益驱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李济广;;医疗保障彻底化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基于江苏省情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李海青;;“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批判与否定么?——一种基于文本解读的理论反思[J];伦理学研究;2010年06期

9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秋风;;走出增长主义陷阱,提升民众幸福感[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姜树萍;;科学发展视野下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审视[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房志伟;;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7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8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周沛霖;;浅论三元主体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建构中的政府职能[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10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7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8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潘旭;关于税源控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孙佳佳;控制权的政治收益及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董海忠;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其原因、风险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刘承毅;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赵丽芝;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傅勇;;财政分权改革提高了地方财政激励强度吗?[J];财贸经济;2008年07期

3 郭广珍;彭坤;;地方官员行为与经济发展:一个分析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2期

4 邓安庆;论德国应用伦理学的风格[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林挺进;;中国地级市市长职位升迁的经济逻辑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7年00期

6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7 A.齐格特 ,傅再明;法律社会学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8 和淑萍;左利伟;;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杨敏;陆益龙;;法治意识、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选择——基于2005 CGSS的法社会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潘莉;常洪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晴,杨华荣;实现社会稳定的均衡经济增长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多部委密集出政策保经济增长 工信部十措施应对工业增速下行[J];中国橡胶;2008年23期

3 韩城;;知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宋香荣;伍丽鹏;周杰;;新疆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2期

5 王学定;范宪伟;韩金雨;高峰;;生态足迹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年22期

6 鸣谷;“九五”期间国家经济增长方略[J];中国化工;1995年06期

7 ;兼顾社会和环境以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J];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44期

8 娄承;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8期

9 祝恩民;;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何正霞;;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8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48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7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