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超越:向善文化的区域发展价值和行动路径——基于浙江省嘉善县的实践分析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mmon values of Zhejiang people, Xiangshan not only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but also reflects the existence of reality, but also shows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t is a high fusion of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eople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It is not only the value driving force of Zhejia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but also the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soft power to construct Zhejiang development. Today, whe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regions become the them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fully tap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Zhejiang, highlight the individual imag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a brand communication carrier of "toward the good", which will promote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Social, ecological aspects of sustained, healthy developmen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作者单位】: 杭州发展研究会;杭州生活品质研究与评价中心研究室;
【分类号】:G127;F1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雪,刘莹;意随景象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王晓南;;五凤溪场镇开放空间的特色与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张凤;王营池;;构筑特色高校景观意象——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新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廖丹;;古镇的情感空间、管理空间及其旅游开发——以天府古镇黄龙溪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5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6 廖一联;方舟;屈晓勤;;对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7 张昊;张鲲;;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目的及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8 杨卫国;王京;暴磊;郭栋;;现代城市广场与历史文脉结合研究——邯郸市王朗城址公园概念方案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9 孙金芳;论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住区景观[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吴爱国;李娜;;风景区中历史街区整治规划方法实证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于海漪;许方;朱灶芳;;婺源游山古村落空间体系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扈万泰;王力国;;1949年以来的重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演变——兼谈城市意象转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艾杰;郝飞;白小鹏;;城市高密度人工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沈俊超;;浅谈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塑造[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虹;王树声;;从遗产保护到城市文化环境营造——介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佩娟;周晗;彭焱;;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范风华;;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研究——以植物景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天;姜黎黎;谢爱华;;城市设计中“边界”的表现形式与构建方法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慧钧;;第三章 城市共生论[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丁一;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与动态思考[D];郑州大学;2010年
9 张庆;黄河影响下的商丘古城空间格局探微[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孔源;高等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玉翠;陆玉麒;陈晓华;马远军;;网络化时代中部崛起新思维[J];人文地理;2006年02期
2 王建润;;论区域发展中的价值观重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冯英娟;王彦;;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的构成及其实现途径[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4 邹绍荣;李小树;;公元3-6世纪三晋史学区域发展探论[J];晋阳学刊;2010年01期
5 张占仓;;劳务经济模式与地域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7年03期
6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邀请函[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7期
7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邀请函[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6期
8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邀请函[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8期
9 沈中禹;;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邀请函[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健民;李万;叶继涛;束其全;徐磊;;技术预见与区域发展的关联及其测评方法探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胡智勇;;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发展研究的理论范式演变及其启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存金;;论区域发展中的虚拟人力资源开发[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也良;;开发生态旅游,促进区域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高旺盛;张海林;;我国保护性耕作制发展现状与趋势[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钟群英;;技术转移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高寿利;李婷婷;吕英民;;山东省设施园艺发展模式研究——山东设施园艺发展调查[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梅;;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以生态链为纽带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Peter Stenberg;Mitchell Morehart;;区域发展和覆盖美国经济的因特网(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邓华灿;陈松林;;福建省区域发展与耕地资源协调度研究[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江阴农商行迈出跨区域发展第一步[N];江阴日报;2008年
2 记者 吴婷;切忌纸上谈兵或一哄而上[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康源;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记者 黄戎杰邋李效翔 通讯员 魏文忠;去年我市国税收入超143亿元[N];福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殷陆君 黄长秋;闽西南五市在漳州共商区域发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童海华;危机“催生”区域发展新格局[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石柱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盛娅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院长、经济学家 白和金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 杨庆育 重庆市交委副主任 陈孝来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王小广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王崇举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易小光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罗兹柏;区域发展渝东枢纽门户(石柱)建设高层论坛·集萃[N];重庆日报;2009年
8 记者 陈彩虹;兰州白银共商区域发展大计[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巨峰;问计专家“十二五”(之四·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篇)[N];山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卢晓平;区域发展趋于协调[N];上海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润昊;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推进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2 田华;基于知识溢出的区域性大学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邢小军;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王旭东;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王国升;区域农村发展差距趋势与成因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9 义旭东;论区域要素流动[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闫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艳群;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亚非;辽宁与广西大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3 秦彬;20世纪滇黔桂三省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肖传强;山东省不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陈四四;区域报业与区域发展互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玉阳;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布局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树华;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罗送宝;陕西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海峰;大遗址环境整治与区域发展的互动[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吕华斌;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结构的经济学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4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0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