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空间结构与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4 04:23
【摘要】:"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布局的重要发展轴,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以及实现中国东、中、西联动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应采取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交通体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破解封锁壁垒;加强城市群联动、共同开拓内外市场等对策。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axis of China's economic layout,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stable economic growth, adjus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pattern, and realiz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east, China.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we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trengthe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break down barriers;We will strengthen the linkag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jointly explor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rket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编号:10ZD&016)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行动计划”(编号:PY2014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层级式产业集群内部技术权力突破与创新升级研究”(编号:41371147)的成果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伟;;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2 于涛方;甄峰;吴泓;;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核心—边缘”视角[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3期

3 陆玉麒;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4 陈修颖,陆林;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5 李红波;张小林;李悦铮;;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培军;;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以赣粤高速公路江西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刘耀彬;张安军;姜晓璐;;基于DEA动态聚类的江西省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3 周凤杰;张爱平;马楠;;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分异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4 张良;;在长吉图发展区域性商贸中心促进九域通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熊鹰;王克林;文先明;;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时空格局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6 金晓斌;易理强;王慎敏;周寅康;;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7 吴威;陈雯;曹有挥;;过江通道建设对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8 段七零;;长江流域的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9 施建刚;裘丽岚;;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市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10 李传武;张小林;吴威;曹卫东;;安徽省无为、和县区域主体功能的分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立超;祝尔娟;;首都圈城市间的合作与治理机制——以京津为例的一个讨论[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覃成林;吕化霞;;山东经济空间分异型式及其成因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3 刘朝明;韩斌;;中国西部成都都市圈的经济集聚和外向功能效应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4 于婧;肖辉;;加快城乡一体化 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5 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及其政策影响分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春明;;基于点轴理论的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李永文;张安民;;空间分离型旅游主体区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研究——以开封市和杭州市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兴建;刘爱华;;圈域经济转型下的汽车物流模式创新——湖北省汽车RDC物流模式探讨[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邓丽娟;;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环洞庭湖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陈翥;朱杰敏;吴传清;;西方增长极理论模式在中国的新发展:基于学说史的视角[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萧一啸;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起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谭文波;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动力及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宁玲;城市景观系统优化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熊理然;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王晨佳;西部地区产品内分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昌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温静;宁波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马世杰;滇中城市群建设的产业支撑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朱永红;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朱侨锦;广州工业产业集群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项伟;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10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士谋;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的个性与共性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2 顾朝林;城市化的国际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06期

3 胡序威;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6期

4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3期

5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6 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7 陆玉麒;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8 陈述彭,曾杉;区域开发与区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J];地理科学;1997年02期

9 吕拉昌,许学强;中国华南地域结构的形成、演变与优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2期

10 陆大道;人文地理学中区域分析的初步探讨[J];地理学报;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萍;基于点轴理论的山东半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郭烽丽;基于点轴理论的福建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启动[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15期

2 曹智杰,陈永宁;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3 刘东林,岳秀莲;西部开发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发展[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4 张学全 ,戴劲松;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11期

5 王一鸣;;加快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 构筑新兴经济增长区[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9期

6 辛文;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J];天府新论;2001年01期

7 柴锡贤;;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8 张改红,王力;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9 乔晶,胡兵,赖景生;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10 ;长江经济带——充满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 院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硕士 仲裁员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研究生;长江经济带:西部发展的新动力[N];重庆日报;2014年

2 记者 商宇;“中国发展论坛·2014——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14年

3 邱曙东;“把脉”长江经济带[N];解放日报;2003年

4 彭兴庭;“长江经济带”,话好听,路难行[N];经理日报;2005年

5 侯力明;信息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腾飞助推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程维;长江经济带“胎动”[N];青岛日报;2005年

7 程维;长江经济带舞动龙计划[N];西部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长江经济带 携东中西部和谐共舞[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阳;借水洞庭,,谋利长江经济带[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方东旭 杨宏生 徐天鹏;“长江经济带”开发热潮又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兵;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于文静;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度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颍;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5 田继忠;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网络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雯婷;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9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99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