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失衡与深化改革
[Abstract]:Why, after 35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especially proposed to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promote reform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in the past 35 year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2010 is an iconic year. In 2010, China's total GDP surpassed Japan for the first time, ranking second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For the first time, per capita GDP (according to World Bank criteria) has moved from the lower middle income phase to the upper middle income phase. But at this stage in China, economic growth an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镭;;美式暗算的世界经济失衡[J];科学决策;2007年06期
2 郑文力;;全球经济失衡的东亚视角[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2期
3 刘威;;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重心及中国的参与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苗长青;李冬梅;;认识全球经济失衡的症因[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石齐平;在全球经济失衡中孕育“中国共识”[J];南风窗;2005年12期
6 朱民;美国经济失衡的调整和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7 朱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8 李扬;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面临的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9 朱民;;2006全球经济失衡并增长着[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10 李扬;;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威;陈继勇;;全球经济失衡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炳才;;国际经济失衡的另类解说[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Harry Clarke;;巨星的上升与陨落:经济失衡与全球环境限制(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张燕生;;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衡量及根源[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马先仙;姜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可持续性与解决途径——基于国际储备供求关系视角的研究[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绍东;;浅议中国经济失衡问题[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余振;;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及其可持续性——基于东亚视角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宝森;;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Vitaly Shvydko;;全球化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10 庞德良;杨珩;;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李明;为全球经济失衡找一把诊治的“标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新新;中美欧日 可携手应对经济失衡[N];市场报;2004年
3 贺斌;中欧应携手面对全球经济失衡[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岑科;高储蓄:并非中国经济失衡的原因[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夏斌:谁该为全球经济失衡负责[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双华彬;经济失衡时代中国更需平衡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 张蕴岭;透视全球经济失衡[N];人民日报;2007年
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经济失衡新特征:顺差集中于新兴工业化国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 李炜 王志浩;中国经济失衡程度并非很大[N];东方早报;2013年
10 ;美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上“敲打中国”是虚伪之举[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卢瑾;全球经济失衡:特征、机制及可持续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黄族胜;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国宏观经济利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胡渊;全球经济失衡调整路径、模式及其成本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姚晓磊;金融发展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D];吉林大学;2014年
5 高倩倩;从市场角度看当前全球经济失衡[D];厦门大学;2007年
6 任嘉;欧元区宏观经济失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窦勇;开放进程中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王玉华;世界经济失衡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芳;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危机的特征与原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媛媛;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宏哲;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失衡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利萍;全球经济失衡:基于结构角度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杨珩;全球经济失衡[D];吉林大学;2008年
5 程仁杰;全球经济失衡与东亚经济合作[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范国和;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元本位制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兴宇;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日本因素[D];浙江大学;2010年
8 倪殿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失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胡贤龙;全球经济失衡:劳动力全球化视角的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李翠翠;美国经济失衡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03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0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