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季度数据的区域科技创新景气指数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xisting innovation index at home and abroad is mainly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all of them are annual data, which have the following shortcomings: dynamic and timeliness is insufficient, the index is broad, the timing between indicators is lack, and there is no early warning function, which can not reflect the prosperity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time, and the guiding eff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is not str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asuring the prosper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Schumpeter's theory of innovation cyc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ntiment index, probes into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ntiment index based on synthetic index, and constructs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ntiment index based on quarterly data measurement in Nanshan District of Shenzhe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ntiment index based on quarterly data synthesis can reflect the prosperity of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ime and dynamically, and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has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licy, feedback and the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1273025;起止时间:2013-2016)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大)(项目编号:2010GXS1K015;起止时间:2011-2012)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胜钢;胡春燕;王龙伟;;我国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1年02期
2 张序萍;刘中文;张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利国;张聚梅;;黄河三角洲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邵云飞;周敏;王思梦;;集群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3年05期
3 刘家树;菅利荣;洪功翔;;区域创新网络集聚系数测度及其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13年03期
4 邵云飞;李巍;孔祥和;;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效率测度模型研究[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2年00期
5 冯科;曾德明;周昕;万炜;;创新网络结构洞非均衡演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系统工程;2014年08期
6 傅贻忙;;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11期
7 傅贻忙;;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2年10期
8 姜彩楼;朱琴;;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进展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12期
9 刘茜;梅强;;创新行为嵌入性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概念模型与解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3期
10 于明洁;郭鹏;张果;;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解学梅;;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晓丽;加拿大ICT创新网网网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曾晓丽;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陶菁;后MFA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出口增长结构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4 吴红翠;供应链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D];天津大学;2012年
5 胡彩梅;知识溢出影响区域知识创新的机理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宋东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网络结构及其运行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7 时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中国创新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陈红梅;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汪良兵;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与协同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郑向杰;基于企业嵌入视角的联盟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与创新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柳州汽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2 刘庆安;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杨海波;基于生态学能量流动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4 刘文杰;基于证据推理的技术创新联盟伙伴选择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郭立强;网络能力对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6 邸泽;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耦合发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7 帅梅;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8 竺学锋;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9 夏晓婷;协同学理论视阈下的大型活动组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夏宇;知识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樊霞;朱桂龙;;区域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及其创新效率评价——以广东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2期
3 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4 何亚琼;秦沛;;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6 刘贵文;张怿蓝;;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7 潘晓琳;田盈;;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3期
8 张序萍;刘中文;郭霞;;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7期
9 郭霞;张序萍;刘中文;;泰安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6期
10 邬爱其;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领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海云;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及运行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在农;江苏区域科技创新研究[J];唯实;2003年01期
2 邓艺,张汝斌,彭靖里;论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毛光烈;学习“七一”讲话 推动区域科技创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4 单初;彭华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架的动力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5 赖一飞,刘伟,魏敏杰;构建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若干设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4期
6 侯仁勇;郭莎;陈兴林;;区域科技创新战略模式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8期
7 邵庆国;;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研究[J];河南科技;2008年06期
8 田青;;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9 哈亮;;一方水土培育一方创新:“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很重要”[J];华东科技;2009年01期
10 刘文智;;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分析[J];才智;2009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郭峰;;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联动平台 促进中部崛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江秀峰;谭思明;于升峰;;加强科技信息(情报)工作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3 朱建新;冯志军;;基于产出效率和转化效率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4 ;发展技术市场 推动区域科技创新[A];齐鲁技术市场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5 邓艺;彭靖里;张汝斌;;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以西部地区云南省为例[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6 任桂芬;彭述林;;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体制及政策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邵波;李星洲;郭强;位华;徐全芝;吴先华;于兴丽;;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8 ;多部委发文科技助推西部转型,重点布局风光电等开发[A];《电站信息》2013年第08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科;加速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N];四川科技报;2012年
2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周青;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N];广西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缪琴;建国际知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N];成都日报;2014年
4 郑瑶邋李志峰;服务区域科技创新 高校要当好『排头兵』[N];重庆日报;2007年
5 嵇立亚;静安: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区域科技创新[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实习生 杨静 记者 冉昌龙;如何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N];自贡日报;2011年
7 胡宇芬邋通讯员 唐莉;15县进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N];湖南日报;2007年
8 曾牧野;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方法[N];光明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缪琴;创新成都:迈向国际知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N];成都日报;2013年
10 主持人 顾浩然 李建国 张童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辐射源[N];中国改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春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王雪原;基于科技计划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霞;陕西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卢洋;区域科技创新对西安经济发展的作用及相关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烨;辽宁省科技创新系统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松柏;长株潭试验区“两型”科技政策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张海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孙敏霞;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灰色综合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舒瑾瑾;区域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9 原立彬;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徐维;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0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2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