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我国东北三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效性分析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opening degree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Liaoning, Jilin and Northeast Heilongjiang province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under the open economy by establishing a panel data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Kuznets curve in the strict sense of inverted U-shaped environment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In addition, foreign trade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while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This shows that in the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ing strategy,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still needs to further change the mode of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pluralistic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GJ00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21)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经贸体系重构下中国经济改革深化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14JJD790021)
【分类号】:X22;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2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3 李春生;李哲;李建国;;河南省矿业城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以焦作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李向民;张晓芬;;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施平;;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06期
6 高宏霞;杨林;王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曹光辉;汪锋;张宗益;邹畅;;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青林;毛伟;彭瑛;;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9期
2 焦玮;张翔;;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赵青林;毛伟;彭瑛;;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4 唐燕秋;陈佳;李松;;重庆市经济增长和污染排放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5 吴军年;王红;刘冠男;;嘉峪关市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定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期
6 蒋妮姗;李新;;苏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7 班春峰;徐梦洁;赵紫玉;刘勤;;河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8 曾小梅;;金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定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9 吕莉;高国鹏;;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6期
10 张可云;吴瑜燕;;北京与周边地区基于环境保护的区域合作机制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李进华;;安徽省工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析[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Growth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A];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2010年
3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蒋妮姗;李新;;苏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陶伯进;;论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及其实现战略[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尚敏;叶长兵;;云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梁建忠;文冰;;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以云南省为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8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娑;王庚;;南通市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尹晓惠;;城市化与大气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研究的理论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周龙;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4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娟;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安平;环境治理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谢森;基于水环境容量的巢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殷倩;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晟;云南省典型工业行业环境、经济、能耗综合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郭丽;长沙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郑风云;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周明哲;基于EKC理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剑;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机制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萍,董锁成;北京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2期
2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3 吴开亚,陈晓剑;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6期
4 贺大良;北京地区风沙活动的变化趋势[J];地理研究;1993年04期
5 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6 何春阳,史培军,陈晋,周宇宇;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6期
7 鲁奇,战金艳,任国柱;北京近百年城市用地变化与相关社会人文因素简论[J];地理研究;2001年06期
8 袁雯,杨凯;上海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发展过程的数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2年01期
9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10 杨凯,叶茂,徐启新;上海城市废弃物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东北三省将从俄罗斯输入天然气[J];中国矿业;2003年08期
2 ;东北三省出现空前化肥畅销局面[J];中氮肥;1985年01期
3 ;第四届东北三省白酒重点企业领导人联席会议圆满结束[J];酿酒;2000年06期
4 龙轩;;东北三省一区散办主任工作研讨会在黑龙江召开[J];散装水泥;2007年05期
5 刘洪晃;刘金;;弘扬酒文化 推动东北三省白酒行业健康向前发展[J];酿酒;2008年06期
6 ;东北三省开展织袜操作技术巡回表演[J];针织工业;1975年04期
7 赵鹏;;抓住客户心理 成就成功会议——记东北三省土肥交流交易大会[J];中国农资;2012年43期
8 高月明;;东北三省提高液态发酵法白酒质量经验交流会在海龙召开[J];黑龙江发酵;1977年01期
9 ;东北三省牛面革酶脱毛攻关情况小结[J];皮革科技动态;1977年06期
10 ;东北三省部分食品行业学大庆对口(宀西)进行总结[J];黑龙江发酵;197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东北三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第六届联席会在吉林省召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分会十周年纪念专集(1993-2003)[C];2003年
2 吴伟;;东北三省养鹅现状及发展规划[A];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中国水禽业进展[C];2005年
3 吴伟;刘国君;赵辉;高光;孙永峰;;东北三省发展养鹅资源独厚,潜力巨大[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4 王卓妮;;东北三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5 谢永琴;詹新叶;;东北三省城市群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协调性研究[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6 叶瑜;方修琦;陶军德;胡玲;;20世纪东北三省多源耕地数据的比较分析[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7 ;开展“五关爱”活动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A];东北“三省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8年
8 苏阳;李北伟;;由互动到协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东北三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互动研究框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冠兴;李文涛;田震;赵庆禄;牛学民;朱乃芬;许宁;刘众;吴永久;于庆华;白金龙;;2012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年
10 刘时东;陈印军;;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成三德;东北三省实施软件联动计划[N];中国电子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宋延涛;东北三省联袂打造黄金海陆大通道[N];经理日报;2004年
3 华欣;东北三省联手打造北药产业[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高强 记者 刘建伟;东北三省军交运输实现一网牵[N];解放军报;2011年
5 杨杰 章波;东北三省:以节约集约为统领推进“双保工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6 记者 孙万科;辽宁新增贷款占东北三省56.2%[N];辽宁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梁红建;捆绑推销 差异竞争[N];协商新报;2012年
8 ;东北三省抗击降雪[N];中国气象报;2012年
9 记者 杨华;王正福率驻黔全国政协委员赴东北三省考察[N];贵州政协报;2012年
10 葛新中;东北三省首推政府立法协作避免冲突[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曲洋;中国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畅;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晓丹;东北三省制造业集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PARK JAE BOK;中国东北3省与韩国东海岸地区的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吕雪飞;东北三省咨议局、资政院及第一届国会、省议会议员选举考略[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新叶;东北三省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2 闫科闻;东北三省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艳青;东北三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倩茹;中国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相似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艳艳;东北三省农村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佟震;基于低碳经济的东北三省碳排放区域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盛志君;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良贵;东北三省科技投入对潜在产出贡献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爽;开放经济下东北三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陈锋;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3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2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