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视域下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7 14:20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本质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是首次将共同富裕作为自身发展目标的社会制度,这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也充分体现了全世界人们的美好愿望。自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都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果社会公平长期的得不到关注,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最终也会严重的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应当致力于创造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以便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及动力。 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差距已经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导致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与历史方面的因素,又有政策和体制方面的缺陷,还存在着市场化不到位带来的影响等。缩小贫富差距,要确立“更加注重公平”的基本原则,完善以收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和政策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1;F124.7
本文编号:253307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1;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大林;[N];长江日报;2011年
2 旅美学者 方绍伟;[N];东方早报;2012年
,本文编号:2533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3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