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1 22:33
【摘要】: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已成为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社会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社会不公现象越来越多,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存在差异的种种具体表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县市,经济差异问题无处不在。因此怎样最大限度的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状况是各国家各省市应该重视起来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差异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大环境的趋势,大到一国小到一县,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对于国家和各区域制定以后的发展对策有深远的意义。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5429.2亿元,总量仅次于广东、江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继续保持第三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9%,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9.2%),然而在这样的成绩背后也有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严重问题,其中东部沿海县市较发达,而中西部内陆地区却较落后,这样的发展格局严重阻碍了山东省的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 本文对山东省各地区的差异经济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比对,认识省内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为今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和有事实基础的依据。 第一章主要介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性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于文章整个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也有简单的概述,为下文的展开论述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二章是关于本文会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的介绍。主要有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倒“U”理论等。后文的系统分析正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完成的。 第三章主要概括了山东省的基本省情,包括其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情况等。另外,会初步介绍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状况和特征。 第四章和第五章将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具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山东省经济发展差异,另外从地理环境、政府政策、发展战略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做出全面的分析。 第六章针对上文提出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区域经济差距的具体策略,从而实现山东省的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564194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会林,陈福军,董藩;双S曲线模型:对倒U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何龙娟;肖敏;吴殿廷;;“十五”期间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SS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李双元;王征兵;;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4 何容;陈端吕;;湖南省县域单元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吴亚非;李科;;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6 李秋斌;;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基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比较分析[J];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7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8 喻锋;;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周平;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年10期
10 王志彬;杨杰;;基于面板数据的陕西省主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本文编号:2564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6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