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19 06:53
【摘要】:近年来,在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下,吉林省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7到2010的生产总值增长分别为14.5%、12.8%、13.6%、13.7%,平均增长率达到13.65%,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2008年增长12.5%,2009年增长13.1%,2010年人均GDP达到31306元,增长13.6%,全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大提高。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虽然吉林省各项经济之社会指标实现了快速、超预期增长,但各项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却没有明显上升,甚至有7些指标有所下降。与发达省市相比,吉林省只是初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仍然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成为吉林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靠政府的积极引导,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而这两方面,金融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吉林省,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吉林银行和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吉林银行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是长春市商业银行,截止2009年资产总额达到1081.25亿元,各项存、贷款分别达到871.75亿元、640.18亿元。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于2004年5月,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资产总额已达184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4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81亿元。 本文将利用近年来的数据对吉林银行和吉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进行实证研究,探讨这两种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以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借鉴前辈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方法,结合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程,对吉林省地方性金融机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吉林省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并未给吉林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F832.33;F224
本文编号:2589871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F832.3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2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3 尹秀艳;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城市研究论集);2004年S1期
4 杨俊;李晓羽;张宗益;;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5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6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7 王广谦;关于加强金融中介机构整体性研究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8 周好文,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9 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陈先勇;;区域金融市场——中小商业银行民营化的内在驱动力[J];中国软科学;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589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89871.html